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四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

2017年
,
如何确保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把“去产能”的重头戏唱好?如何提高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益
,
疏解“弃风弃光”难题?如何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能源奔小康步伐?“两会”期间
,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大家关心的能源领域重点、热点问题给予了回应
。
深化改革突破点:化解防范产能过剩、
实施重大战略工程、着力补齐供给短板、创新生产消费模式
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
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您认为
,
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哪些方面是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努尔·白克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
,
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
也是我们党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
,
特别是长期绷得很紧的供应压力缓解后,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来
。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以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为根本目标
,
以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
把“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能源领域贯彻好落实好。
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两年的短期行为
,
而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必须作为战略举措
,
持续深入向前推进,重点要在四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
第一
,
化解防范产能过剩,减少低端无效供给
。
去年,我们超额完成了2.5亿吨的煤炭去产能任务
,
同时超前谋划,停建、缓建了一批煤电项目
,
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
,
部分领域供给过剩的情况依然存在,去产能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头戏
。
要继续淘汰一批落后煤矿,依法依规处置一批违规建设的煤矿
,
有序发展先进产能,不折不扣地完成煤炭去产能任务
。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防范和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力度
。
按照“清理违规、严控增量、淘汰落后”的原则,采取稳、准、狠的措施
,
清理、停建、缓建一批煤电项目,加大落后机组淘汰力度
,
坚决把2020年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此外
,
还要继续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促进炼油企业优胜劣汰
。
第二
,
实施重大战略工程,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
抓住当前供需缓和的有利时机,把能源革命长期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任务结合起来
,
围绕能源结构战略调整,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
水电、核电等工程项目,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
都是结构调整的主力。这些项目体量规模大、建设周期长
,
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建成投产发挥作用,要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尽早开工
。
同时,还要立足基本国情
,
着力抓好油气勘探开发和传统能源产业的改造升级,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
,
提高能源安全自主保障能力。
第三
,
着力补齐供给短板,提高协调发展能力
。
在推进能源结构性调整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和民生服务
,
着力补齐系统效率短板和民生用能短板。一方面
,
要扩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范围,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
积极发展大容量规模化储能,着力提升电网调峰能力
,
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有效并网消纳。另一方面
,
要深入实施能源民生工程,增加清洁便利、高质经济的能源供给
,
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能水平,加快能源奔小康步伐
,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四
,
创新生产消费模式,培育创新发展动能
。
近年来,我们在电能替代、天然气利用、智慧能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
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多能互补等一批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下一步
,
要把优化供给结构与引导合理消费结合起来,以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
以新需求引导新供给,推动能源供需关系迈向更高水平的平衡
。
重点是要通过采取完善价格机制、推广大用户直供等政策措施,提高电力、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
2017年争取淘汰、停建、缓建煤电5000万千瓦以上
力争“十三五”末“三北”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
记者:
立足我国国情
,
您认为,如何坚持绿色低碳方向
,
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在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方面,今年将有哪些举措?
努尔·白克力:
绿色低碳是我国能源革命的战略方向
,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
是迈向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道路的两个重要战略途径。我们国家煤炭资源丰富
,
如果实现不了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便无从谈起
。
我们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从国情出发
,
驰而不息地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第一
,
加快散煤综合治理。我国很大一部分煤炭被粗放地散烧掉了
,
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比重仅在50%左右。发电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
目前发达国家电煤比重多在80%以上,美国超过90%
。
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散煤治理
,
大力推进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替代民用散煤,实施工业燃煤锅炉和窑炉改造
,
大量压减散煤利用,大幅度提高电煤比重
,
争取到2020年达到55%以上。
第二
,
全面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自2014年启动以来
,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累计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4.5亿千瓦、节能改造4.6亿千瓦
,
对有效降低煤电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
,
我们要继续加大改造力度,力争提前完成剩余3亿千瓦的改造任务
。
其中,超低排放改造1.3亿千瓦
,
节能改造1.7亿千瓦。
第三
,
稳步发展现代煤化工。近些年来
,
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
神华宁煤煤制油、包头煤制烯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十三五”期间,要在节能环保、水源有保障的前提下
,
稳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继续强化技术创新
,
不断扩大我国在煤炭加工转化领域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第四
,
扩大天然气消费。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
,
降低天然气综合使用成本,稳步推进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放
,
在居民生活、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加快“以气代煤”和“以气代油”,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调峰电站
。
通过上述措施,力争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
。
第五
,
持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今年
,
全国已经开始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下一步
,
我们将抓紧制定发布车用汽柴油国六标准,力争2019年全面实施
。
同时,推广使用生物质燃料等清洁油品
,
提高石油消费清洁化水平。
当然
,
在做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同时,当前更重要、更紧迫的任务是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
。
2016年,按照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的工作思路
,
淘汰落后煤电机组500万千瓦,取消了1240万千瓦不具备建设条件的煤电项目
,
暂缓核准了部分省区除民生热电外的自用煤电项目。2016年实际投产煤电装机4300万千瓦
,
比2015年减少了1600万千瓦。
下一步
,
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作为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有效推动火电行业健康发展
。
2017年争取淘汰、停建、缓建煤电5000万千瓦以上,其中淘汰落后机组500万千瓦
,
停建违规项目3800万千瓦,缓建700万千瓦以上
。
记者:
请问
,
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弃风弃光”难题?如何增强电力系统的协调性和高效性,促进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
努尔·白克力:
近年来
,
我国风电、太阳能发展较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
目前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
,
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成为制约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
。
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
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加强规模、布局、通道衔接的同时
,
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机制,引导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
。
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风电制氢,探索就近消纳新模式
。
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通过竞价上网倒逼成本下降
。
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改革试点,通过开展火电深度调峰交易、电储能调峰交易、火电停机备用交易等市场化手段促进风电消纳
,
收到了较好效果。
同时
,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解决好弃风弃光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做好能源系统的统筹优化
。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
第一
,
加快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 “十三五”期间
,
要加快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等优质调峰电源建设,加大既有热电联产机组、燃煤发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力度
,
积极发展储能,改善电力系统调峰性能
。
预计五年将增加煤电调峰能力46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1700万千瓦
,
天然气调峰电站500万千瓦,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调峰和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
。
第二
,
调整优化发展布局。“十三五”期间
,
将风电和太阳能开发重心从“三北”向中东部转移,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
,
新增风电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8%
;
新增太阳能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6%
。
同时,有序推进电力外输通道建设
,
促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
第三
,
推进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变革。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落地
,
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及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消纳的价格和调度机制
,
逐步推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
预计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含水电)并网容量可达到7.2亿千瓦
,
并网容量比重可达到36%,上网电量比重可达到27%
。
华东和南方等主要负荷中心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能力可达到35%左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同时,努力把“三北”地区弃风率、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
,
其他地区基本做到不弃风、不弃光。
加强重点用能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夺取能源奔小康的新胜利
记者:
今年将如何做好基础性、兜底性工作
,
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社会民生?
努尔·白克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
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能源领域的民生服务保障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
是指导我们夺取能源奔小康新胜利的基本遵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
要大力加强重点用能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清洁便利的用能方式
,
重点在三个方面取得实效。
第一
,
大力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
,
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大力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水平
。
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0年)》
,
争取尽快出台实施。
第二
,
着力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城市配电网建设。今年
,
要重点完成8.5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实现平原地区150万口机井通电全覆盖
,
3.35万个贫困村基本通动力电。特别是移民搬迁地区的生活用电和动力电要及时跟上
,
确保搬迁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同时
,
继续推进光伏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第三
,
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今年
,
大气污染防治12条重点输电通道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煤改电”“煤改气”等替代工程也将向前推进
。
要通过增加重点地区清洁能源供应,压减煤炭散烧规模
,
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用能条件,让人民群众放心用能、舒心用能
。
(记者 陈学婧 李欣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