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年。
在县委经济工作会上,会议提出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5%左右。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任务。
实现这些预期目标有基础条件、切实可行,也面临压力和挑战,需要实干苦干加巧干,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植优补短,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奋力攻项目促产业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着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实施60个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256亿元以上,年内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完成18个PPP项目入库,落地PPP项目7个,投资额20亿元。
1、在主攻方向上突出五大领域
突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农村农业产业化水平,改善农村生态面貌,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项目,推进好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度假村等产业项目,落实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及资源转化利用等生态项目。
突出基础先行。深入构建大交通格局,形成风电光电新能源产业集群。
突出民生升温。优化城乡教育、卫生、医疗、文化、民政、治安等项目配置。
突出园区加速。抓好园区港口、道路、燃气、住房等基础配套建设,服务助推园区企业完成落地新建和扩建工程。
突出城镇提质。打造特色示范镇,抓好县城骨干路网、城市综合体、家居建材市场、城市休闲公园等建设。
2、在制度安排上突出有力有效
用足用活用透中央和上级支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政策措施,科学合理配置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债券、上级预算内资金等项目建设资金,继续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大事急事要事。调整优化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建立项目清单制,明晰目标任务,明确定责定人定时限,全面夯实责任。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分类考评制,按季度排名,实行奖罚对冲兑现。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现场督查和协调调度工作频率和力度。强化项目建设协同配合,对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等行为迅速理清责任,果断亮剑,严肃问责。
奋力抓招商优环境
抢抓发达地区“腾笼换鸟”产业转移窗口期宝贵机遇,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形成思想智慧向招商引资汇集、政策服务向招商引资倾注、队伍力量向招商引资投放、文化氛围向招商引资凝聚的大招商引资格局。重点围绕园区引进支柱型产业、产业链产业、小巨人企业进行招商,从联系洽谈、签约落地到建成生产全程提供最优服务,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果。
力推招商模式多元化,主打“回归经济”招商,因势利导采用委托招商、驻外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招商。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推动乡镇“飞地招商”,激励全民招商,促进以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奋力强城镇兴乡村
统筹协调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以科学规划先行,产业布局为本,建管并力为重,构建有特色、有产业、有品质、有人气的城乡发展格局。坚持抓重点,中东西片协调并进,舞活归阳工业园、衡缘物流园、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3大园龙头,做强产业培植和产业融合文章,增强城乡活力。
启动新一轮城乡规划编修,促进多规合一、多规融合;在城乡重要区位、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开展标志性建筑规划设计。以城市“双修”为契机,开展县城“三改五化年”活动,既要抓好“大项目”,也要抓好“微建设”“微管理”“微服务”。
畅通县城东西南北主干道,提质改造县正路。县城主要道路全面油化、全面亮化,背街小巷全面硬化,启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新区雨污分离项目建设。积极化解县城停车难,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新增一批小公园、小厕所、小绿地、小广场、小景点等公共配套设施。
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探索推行“数字化城管”,提升管理水平;坚持齐抓共建,落实“门前三包”;强化综合执法,开展渣土运输整治、违法建筑拆除、城区禁止燃放鞭炮等专项治理。建设垃圾中转站,建好环保发电厂,完成练晚垃圾场封场。认真实施农村“双改”计划,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提升农村品质品位。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化处理,生活污水全方位治理,推动“厕所革命”,规范农村建房,对空心村闲置废旧房屋依法依规拆除复垦。
奋力推改革激活力
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全面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着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
建立健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强化房地产监管、城市土地规划管理。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打造主导产业。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县域旅游景点的规划和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供给能力。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强和改进财政评审和管理工作。
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最多跑一次”的优质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工作,抓好审批项目分类管理和流程再造,推广网上并联审批等新模式。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政府融资公司市场化,加快完成政府部门所属企业剥离到融资平台。成立PPP项目管理中心,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强政银企对接合作,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问题。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继续大力推进撤县设市工作。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扫除陈规陋习。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设立县监察委员会。要不断探索推进生态文明、民主法制、文化、司法、党建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切实疏通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祁东新时代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奋力筑底线防风险
强化工作举措,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风险预判、防范和化解。
突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规范民间资本市场,坚决遏制非法投融资活动。
突出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多元化解机制,重点加强企业改制、房地产领域、涉军群体、拆迁安置等信访积案化解。加强应急处突,坚决防范和妥善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巩固安全生产、综治维稳、人口计生、禁毒工作、环境保护、精准扶贫等六项底线工作,筑实保障经济顺利发展的屏障。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引导,防控负面舆论炒作风险。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扩大范围,延伸探头,全面覆盖,有效震慑,坚决防范各单位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
奋力保民生增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服务供给,大力建设“幸福祁东”,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
开展“脱贫摘帽巩固年”活动,严格贯彻落实“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监管”,把帮扶工作进行到底。强化和巩固贫困村、贫困群众的脱贫成效,统筹做好非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开展精准识贫回头看,理清底子,精准帮扶确实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坚持扶贫举措不变、扶贫力度不减、扶贫资金优先,集中力量办大事,建好农村水电路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把握产业脱贫这个关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精品加工业等;开辟农村公路养护、乡村卫生保洁、公益林保护等公益性岗位,拓展困难群众就业渠道,切实做到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要推进城乡居民扩大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注重做好零就业家庭、下岗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
2、踏石留印抓好污染预防治理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用好中央环保督察成果,推动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湘江、白河、祁水、清江等主干河流的专项整治,持续推进饮用水源的保护。加快推进杳湖山国家湿地公园调研论证和积极申报工作。
3、兢兢业业抓好民生和社会事业
要把稳定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好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去产能分流职工等群体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全面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民基本医保,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兜底服务,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增强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特别强调的是,民生建设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不能吊高胃口,不能为了改变形象而盲目举债搞工程。要重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确保辛苦劳动的农民工们及时拿到汗水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