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2018祁东县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专栏>>公开解读回应>>重点领域>>社会公益>>食品药品安全>>方案及政策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增强祁东经济发展新活力

来源:祁东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8-10-18 15:48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增强祁东经济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相关决策部署,紧紧咬住“放管服”,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各项商事制度改革举措在祁东落地生根,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成效

商改以来,我县各类企业呈现了井喷式增长,社会投资活力明显增强,全县市场经济主体各项增量均创同期历史新高。截止2018年5月31日,全县累计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3478户(其中企业5220户、个体工商户18258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5820112.0081万元。今年新登记注册公司242,同比增长26%,3年来新增企业平均增长率达46%,特别是新兴行业和第三产业的新增率达158%。新登记各类市场经营主体3727其中内资有限公司242办理企业自主设立电子营业执照56户。同时,86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2家企业成功升级为集团公司。

二、具体作法

(一)大胆放开,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

为激发县域民间投资创业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蕴藏的活力,我们着力在商事制度改革措施的深化、细化、具体化上下功夫,狠抓政策改革的贯彻落实,稳步释放改革红利。一是快速推进“三证合一”改革。2015年,我局于第一时间报请县政府研究,专题下发了《关于印发祁东县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祁政办发[2015]32号),着手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度改革。2017年10月,积极实施“多证合一”改革,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将过去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等20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登记注册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截止2018年5月底,已换发企业“多证合一”2346户,达到了环节减少、效率提高、信息共享、红利显现的改革实效。二是深入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和省编办《关于调整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局推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制度改革不打折,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及时梳理全部审批事项,并整理成册,严格按规定执行,从未擅自增设一项新的前置许可项目,为全县全民创业起步清扫了部分登记屏障。 三是全面放宽登记注册条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的注册资本由股东实缴,改为股东约定时限认缴,不需股东提交注册资本验资报告。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理论上可说“1元注册公司”。按照湘商改办〔2017〕10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我局在2017年9月26日迅速推行了名称自主申报登记改革,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的创业热情。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企业名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机关与企业设立登记机关不属于同一机关的企业名称及应当由工商总局核准的企业名称外,不再实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一般企业名称登记,尊重申请人自愿实行自主申报与预先核准双轨制,任由申请人申请企业名称自主选择登记。四是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条件。放宽住所条件管制,释放更多的场地资源,为投资创业提供更便捷的条件。允许企业在同一行政辖区内增设不需前置许可的经营场所,即为“一照多址”,允许有投资关联企业在同一地址作为多家企业的住所,即“一址多照”。五是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根据省湘商改〔2017〕8号9号文件精神,我局采取用部门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的举措, 从2017年10月20日起,已推行适用所有企业类型、实行涵盖所有业务的无纸化“网上提交材料、网上审查核准、网上核发执照、网上自动存档、网上公示”的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同时,逐步推行企业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实现“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互通互认互用,逐步实现企业营业执照办理“零见面”,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六是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我局按照省工商局关于转发《工商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规定,坚持“便捷高效、公开透明、控制风险”的基本原则,为清理我县僵尸企业,提升退出效率、降低退出成本,提高政府效能,自2017年3月1日起,对未开业和无债权务的企业实施了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现已为93户企业做了简易注销登记,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市场准入和退出的全程便利化。

(二)创新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放活微观市场主体的同时,我们把创新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突出信用监管。积极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我们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2014年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我们就逐步建立了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强化了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我们遵照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企业公示信息抽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等5部规章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办法,全面夯实了对企业的“严管”制度。到2018531日止,我局内资企业应报4095户,实报2294,年报56.02%。应报农专777户,实报399户,年报率51.35%。个体户应报14868户,实报8807,年报率59.23%。二是突出大数据作用。我们推动建立了统一开放的县级综合信用信息平台,协调政府各部门,推动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大数据”共享。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运行,“全国一张网”正式开通后,我们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市场监管原则,初步构建了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全国一张网”。 我局坚持放管并重,实行宽进严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将政府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到“全国一张网”并对外公示。达到了“一处受制、处处受限”的协同监管目标。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县接收双告知信息达16617条,反馈9852条,数据处理量居全市之首。各单位共录入相关行政许可信息1514条,行政处罚26条,小微扶持19条。至12月下旬,我县信息归集单位达到40个,超额完成省市要求的70%以上的单位归集任务。三是突出竞争执法力度。不断发挥竞争政策在规范市场秩序中的作用,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加强商标和广告监管,促进企业充分、有序、公平竞争。先后开展10余次大规模集中执法,加大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传销、网络市场监管以及广告监管等方面的执法力度,共查处经济违法案件132件,大力规范竞争秩序,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优化服务,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坚持把注册登记窗口作为部门形象的重要展示点,多措并举,优化窗口服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获得服务对象的好评。一是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提升我局便利化服务能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获得感,首先建立我局企业登记“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列入清单内的事项原则上集中在注册大厅办理,实行“一厅总办、一站导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一单速达”。其次是重新规划设置注册大厅办事窗口,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要求,加强注册大厅硬件和软件建设,开通应用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规范优化办事流程,提供专业化、便利化和多样化服务,提升注册大厅服务效能,实现公布实施的清单内事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避免群众和企业来回跑、往返跑、多次跑。了让广大创业人群适应新的登记改革,我局服务窗口既打印了企业“登记指南”,还制作了新的公司章程、决议、样表等蓝本,以供市场主体自备材料提供文书范本,为申请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7年12月底前,探索建设网上工商审批和备案平台、手机工商政务APP,开设“指类工商办事窗”,提供办事、查询、预约等服务,实行“工商微审批”。二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为了提高改革效率,我局修订完善了《企业注册登记首问(办)责任制》、《企业注册登记一次性告知制度》、《企业注册登记限时办结制度》、《注册登记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登记注册双告知承诺制度》等十六项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责任、严格了工作纪律,缩短了登记审批时限。企业名称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备案登记的,只要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一律当场即时办结。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时间由法定的30天缩短到1至3个工作日。开放了企业名称库核查及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了网上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推行了网上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实施了网上企业自主年报办法,进一步提升了登记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创业,得到了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三是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祁东县是湖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们乘势而为,以全县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紧扣脱贫摘帽主题,采取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脱贫的精准措施,抽调专业人员组建企业登记服务组进驻全县各个贫困村,开展“三带一讲一代办”服务,带企业登记指南、带申请表格、带示范文本;讲商事制度改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村合作社全程代办。通过入户调查,宣传引导,二年内在城连墟乡福油村等27个贫困村引导种植、养殖等行业的8813户农户建成了29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互带互帮互脱贫,指导了8家地势适宜的贫困村建立了光伏发电公司,进行了引技扶贫。四是努力营建改革氛围。以媒体为平台,利用“直通315”电视专题栏目及祁东时报等进行了无期限全方位宣传;以基层所为抓手,结合日常巡查,打通乡镇商改政策最后一公里;以登记窗口为载体,答疑解惑勤服务,商事制度改革政策现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切实加强组织保障。我局成立了商事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官中平任组长, 2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情况收集、反馈与汇报。列支专项经费50余万元, 添置设施,及时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确保推进改革不误时。积极开展专题培训, 及时调整了登记注册窗口人员,组织了3期专题业务培训,5次派员外出学习、取经,让大家弄懂政策、掌握操作规程,有效地提高了注册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改革工作提供了队伍保障。

 

 

               祁东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2018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