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祁东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的报告
(2015年 3月10 日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官三元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发展型财政、民生型财政、服务型财政”的职能定位,按照“合理生财、科学聚财、节俭用财、高效理财、规范管财”的工作要求,不断攻坚克难抓收入,优化结构保重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着力抓好预算执行,全力化解收支矛盾,全县财政收支规模继续扩大,保证了各项基本支出和重点支出需要。
(一)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我县完成公共财政总收入8936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45%,同比增加12000万元,增长15.51%。其中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456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4.58%,同比增加6484万元,增长11.16%,县本级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436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5.41%,同比增加1525万元,增长53.72%;地税部门完成3736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8.93%,同比增加3435万元,增长10.12%;财政部门完成2283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5.18%,同比增加1524万元,增长7.15%。上划中央两税完成1778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8.77%,同比增加3756万元,增长26.78%。上划省级税收完成701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7.44%,同比增加1760万元,增长33.48%。
全年共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0778万元,为调整预
算的95.63%,比上年同期增加68429万元,增长22.63%。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478万元,同比增加4480万元,增长16.59%;国防支出514万元,同比减少396万元,下降43.52%;公共安全支出12790万元,同比增加460万元,增长3.73%;教育支出75606万元,同比增加11643万元,增长18.2%;科学技术支出345万元,同比减少73万元,下降17.4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521万元,同比增加1222万元,增长53.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931万元,同比增加15119万元,增长29.1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7417万元,同比增加7481万元,增长18.73%;节能环保支出5768万元,同比减少733万元,下降11.2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327万元,同比减少408万元,下降10.92%;农林水事务支出50048万元,同比增加7624万元,增长17.97%;交通运输支出17922万元,同比增加13206万元,增长280.03%;资源电力信息支出12009万元,同比增加1690万元,增长16.38%;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48万元,同比减少3156万元,下降82.97%;国土气象等事务支出5449万元,同比增加1051万元,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31013万元,同比增加9974万元,增长47.41%;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4054万元,同比增加2747万元,增长210.18%;国债还本付息支出439万元,同比增加117万元,增长36.34%;其它支出1499万元,同比减少3598万元,下降70.59%。
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一般预算收入645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400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7400万元,上年结余2002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80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6169万元,收入总计396247万元;一般预算支出 370778万元,上解支出6972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5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6924万元,支出合计396174万元。净结余 73万元。
(二)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4216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941万元,上年结余7693万元,收入总计61795万元。
政府基金支出50181万元,上解支出96万元,调出资金6169万元,支出总计56446万元。
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5349万元。
2014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总收入再创新高,财政支出达到了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目标,实现了年终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的预算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年度目标考核任务。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离不开全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协同支持,同时也是全县人民和全体财税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向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各部门领导,以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2014年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工作,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大局为重理念,财政收支实现稳步增长。在抓好收入上,突出做到“三早、三保”:一是早部署,保增长。在影响我县经济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面前,县委、县政府对全县财政运行态势高度关注,多次召开财税联席会议,针对存在问题,协调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切实做好财税征收工作。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增长15%的目标。二是早预测,保质量。加强收入预测和监控,掌握收入变化状况,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更加注重查找征管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堵漏增收,提高收入质量。三是早落实,保进度。建立收入目标考核制度,确保收入进度,财政收入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双过半”,全年“稳增长”的良好局面。2014年,我县财税收入进度和收入增幅居衡阳市首位。在保障支出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确保重点支出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兼顾,有保有压,在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等基本支出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扶持经济发展各项措施的落实及全县重点支出的资金落实。
(二)树立创新转型理念,促产培财力度不断加强。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功能和乘数效应,全力支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推动促产培财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通过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全县争取到位上级补助专项资金10亿元,新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和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0.8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大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县级财政投入资金1.3亿元,支持园区工业发展、新区中学建设、城市维护、平安祁东电子监控等大型项目建设。三是切实加强企业帮扶力度。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园区专项扶持资金等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用于工业发展、产业扶持、科技创新及支持优势骨干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四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足额安排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参加“上海、武汉洽谈会”和“郴州旅游产品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年共洽谈项目85个,签约项目40个。
(三)树立民生优先理念,民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财政部门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是支持“三农”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惠农补贴46项67批次,发放金额23566万元。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年共完成奖补项目268个,拨付奖补资金2479万元。加强涉农项目申报,累计申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现代农业优质稻,林业贷款贴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项目18个,争取项目资金5497万元。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财政教育支出75606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20.39%。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全年落实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资金和向农村中小学生贫困寄宿生发放补助资金共3245万元。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245万元,用于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校舍安全工程项目。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等有不同程度提高。医疗保险、新农合、工伤保险补偿比例得到稳步提升。各级财政投入再就业资金2453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扶贫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多渠道足额保障医改经费,今年医改总投入1.1亿,县财政统筹投入50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1500万元,持续推进了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四是做好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标工作。财政增支8600万元,实施公务员规范性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标工作,全县干部职工津补贴及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从人均1.5万元/年提高到人均2.4万元/年,离退休人员分别按90%和75%的标准执行。
(四)树立科学理财理念,公共财政改革扎实推进。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引领发展,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积极推进预算公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祁东县财政局关于推进县级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二是大胆探索土地出让金收入征管改革。改革征管模式,对每宗土地实行公开出让(招、拍、挂)——网上签约——国土征收——财政征管——国库收缴的管理机制,同时出台了《祁东县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通过改革大大地规范了土地市场的有序管理和土地资源配置。三是持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进一步推行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健全完善产权集中管理制度,重新启动资产过户工作,加大门面租金征收力度,规范资产处置程序。
(五)树立严格监管理念,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一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深入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制定了《祁东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2014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2180万元,同比减少376万元,下降14.71%。二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会计监督检查,组建两个检查小组,对县卫生局、县交通局等39个单位进行会计监督检查,共查出无证上岗人员12人,查处追缴违法违规金额14.5万元。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对全县100多所学校2013年及以前年度的学前教育资金已落实及待落实情况对进行了核实督查;对全县城乡低保人群、五保供养对象进行年检年审,已清退不符条件各类人员300人。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工作。积极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狠抓程序规范、预算审核、质量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为财政堵塞漏洞。全年累计完成采购金额8155万元,节约资金1171万元。五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全年共审核决算项目94个,审减金额3941.8万元,审减率11.93%;审核预算项目378个,审减金额29744.2万元,审减率16.9%。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财政增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与财政刚性支出增多的矛盾较为突出;财政支出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加以克服解决。
二、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2015年,是全面落实执行新《预算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县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家财税改革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财税改革,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的祁东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县财政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为:财政总收入安排10098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3%,具体安排是:国税总收入安排21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981万元,增长16.54%;地税总收入安排56760万元,比上年增加8252万元,增长17.01%;财政总收入安排23220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65119万元,剔除上级专项100015万元,同口径安排165104万元,同比增长19.34%,其中(为保持上下年度口径一致,以下各类支出预算数均不含上级专项):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21714万元,同比增加1342万元,增长6.59%;国防110万元,同比减少61万元,下降35.67%;公共安全9306万元,同比增加2330万元,增长33.4%;教育经费59316万元,同比增加12960万元,增长27.96%;科学技术经费288万元,同比增加27万元,增长10.34%;文化体育与传媒2187万元,同比增加655万元,增长42.75%;社会保障和就业16273万元,同比增加3602万元,增长28.4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11538万元,同比增加1605万元,增长16.16%;节能环保1683万元,同比减少809万元,下降32.46%;城乡社区事务2047万元,同比减少124万元,下降5.71%;农林水事务15358万元,同比增加5215万元,增长51.41%;交通运输3690万元,同比增加979万元,增长36.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4539万元,同比减少2859万元,下降38.6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5万元,同比增加72万元,增长41.62%;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987万元,同比增加58万元,增长3.01%;住房保障支出1169万元,同比增加446万元,增长61.69%;粮油物资储备事务366万元,同比减少36万元,下降8.96%;预备费1900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388万元,同比增加 1449万元,增长74.73%;其它支出8000万元,同比减少100万元,下降1.23%。
财政预算平衡情况:一般预算收入71228万元,转移性收入9804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00015万元,调入资金3000万元,收入总计27228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65119万元,上解支出7160万元,支出合计272279万元。预算结余9万元。
三、认真抓好2015年预算执行工作
(一)着力收入征管,不断优化收入结构。根据新《预算法》,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向预期性,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将设置收入增幅和收入质量改善两个预期指标,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的分配与市县收入质量直接挂钩,增量的一部分专项用于奖励收入质量改善的市县。而我县主要靠转移支付保运转,为此,2015年我们必须要在确保提高收入增幅和收入质量的基础上,力争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大关。一是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理念,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县财政收入增收的影响,做好收入形势分析预测,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强化零星税源征管,切实做到抓大不放小,堵塞跑冒滴漏。同时,力争搭建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二是加强财税目标考核。继续实行收入目标管理考核,完善收入督导、考核、奖惩、问责机制,强化各方面抓财税收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工作。抓好河道采砂权公开拍卖,抓牢行政事业单位门面租赁收入的征管,切实做到非税收入全额纳入国库。四是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好企业项目申报工作,认真研究扶持政策,用足用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各项财政政策。实行资金跟着项目走,积极兑现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政策。
(二)着力民生保障,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压缩一般、保障重点”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一是扎实做好保工资、保运转和保稳定工作。密切关注并认真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工资改革方案,全力做好资金测算和保障工作。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加大对基础教育经费保障的力度,科学布局教育资源,促进均衡教育,确保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积极落实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继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一体化,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居家服务。四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努力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五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公共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着力绩效提升,不断优化财政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务卡改革制度,继续开展会计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吃空饷”清查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国库资金安全管理,深化政府性投资项目“双控”管理,严格项目资金审批和拨付程序,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努力实现本级财、税、库、银和预算单位横向联网。三是继续推动乡村财政财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工作建设,强化资金监管,努力创新乡镇(街道)及村级财政财务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工作。四是抓好内部监督。依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逐步推行和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制定内部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内部监督工作机制。主要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资金,有关民生支出的社保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着力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一是全面推进预算公开。按照预算公开方案,扩大公开范围,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算。同时增加公开内容,政府总预算、总决算,“三公”经费汇总预决算,重大民生专项资金,部门预决算、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要依法全部公开。二是做好政府购买服务有关预算管理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职能、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要求,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机关后勤服务、养老服务、环境检测、新建公路养护、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关信息化服务等项目今年先行试点。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列入部门预算,从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限额标准以上的购买服务项目应同时反映在政府采购预算中。三是强化预算约束。单位的所有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预算的不得支出,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和规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四是加快推进国库管理改革。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积极推进公务卡改革,扩大公务卡发放、使用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单位现金结算支付。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振奋人心,崇高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完成年度预算任务,为祁东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附:
10001_20150521161531828_2014年总决算报表
10001_20150521161621751_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xls
10001_20150521161630598_2015年收支预算总表.xls
10001_20150521161641796_201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xls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