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祁东分站7月15日讯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了解我国国情,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会,担当起建设祖国、发展教育的重担,11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橄榄‘数’”教育关爱服务团在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三口湾学校开展为期五天的义务支教活动。
11日上午八点,数学与统计学院“橄榄‘数’”教育关爱服务团17名队员在指导老师谭全球等2名老师的带领下赴三口湾小学,分支教组、调研组、文艺组、宣传组、后勤组5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口湾小学位于祁东西部偏远边陲,校园坐落在太和堂镇沟龙村六组,学校有9名老师,开设6个班级共147名学生。支教活动中,根据各班实际开设形式多样、新奇而富有蕴意的主题课堂,如国学课、趣味数学课、活力英语课、绘画课、声乐舞蹈课、小主持人课、科学实验课等,课堂内外他们建立了浓浓的师生情谊。同时也组织他们排练系列文娱节目,如学习舞蹈和三字经,大合唱等。志愿者们通过支教活动对农村教育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同时志愿者们也在实践经历中认识到在基层开展“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橄榄‘数’”教育关爱服务团指导老师、全体志愿者与三口湾的同学们正式见面。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热情高涨。
调研组分两组行动,分别以“高龙村基础教育”和“高龙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为主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针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问题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
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堂,他们渴求的目光、灿烂的笑容和认真的神情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一切辛苦都变成了满足和感动。课堂上的一笔一划,闲暇时的一言一语,日常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温暖和感动。志愿者们还给孩子们发放了图书、画纸、笔和小玩具。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支教的初衷和意义便在于此。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把手。教育和帮扶学生,让孩子受到关爱,让他们在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去思考和行动。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橄榄‘数’”教育关爱服务团赴三口湾“三下乡”活动旨在以实实在在的帮扶和关爱,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教育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同时,号召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将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之中,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