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祁东动态 >>部门动态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红网祁东分站       发布时间:2020-03-31 16:10

  在短短一年间,一个县级院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从“籍籍无名”到“一鸣惊人”,受案率、结案率数百倍增长的“秘诀”何在?请看——

 

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比公诉等业务,基层院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社会影响力偏低。”7月3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艺如是说,“形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案源线索的短缺。”那么,到底如何化解这一问题呢?“我们的方法是,给民事行政检察安上‘千里眼’和‘顺风耳’。”蔡艺的回答,简单又干脆。

  下面的三个小故事,就对“千里眼”和“顺风耳”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蛛丝马迹,“个案”决非偶然

 

  2017年4月,祁东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王检察官,在一次坐公交车时,看到一名乘客拿着一张《出生医学证明》,便随口与之聊了起来。该乘客告诉他,现在办事真是方便,只要有村委会的“婚姻证明”,就能在医院开到出生证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检察官的“千里眼”立刻看到了这一个案背后的实际,该做法严重违反了国家卫计委、公安部《关于启用和规范管理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关于“无法核实新生儿母亲信息的新生儿,不能获得《出生医学证明》”之规定。

  “这决不是偶然现象!”当王检察官将事情向科里汇报后,该院十分重视。在依法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该类线索进行了深挖,发现此类违规签发医学出生证明的行为并非个案。据调查,在全县15家具有签发出生证资质的医院中,有13家存在违规签发行为,共违规签发医学出生证明91张。

  “不要小看了这一纸证明,违规签发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据该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伍丹成介绍,针对全县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该院民事行政检察科迅速启动督促履职程序,立案监督24件,向县卫计局依法发出检察建议,要求依法规范出生证明签发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登记工作,县卫计局组织开展了出生医学证明专题培训,主要培训《关于启用和规范管理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等文件,重点解读父母身份信息无法核实情况下,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应提交的材料、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要求签发人员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心,确保信息录入准确无误。

  事后,该系列案引起了省卫计委重视,向全省发文对同类问题提出了总体规定。祁东县检察院对发现这一案件的检察官进行了表彰,正所谓一花开引来百花香,从此,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该院检察官人人都炼就了“千里眼”,哪怕是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

 

捕风捉影,“问题”大有文章

 

  《风声》本是一部电影,但对于有“顺风耳”特异功能的祁东县检察院的检察官来说,任何的“风声”都有可能成为民事行政检察的案源。

  2017年8月,祁东县召开扶贫工作调度会,会上通报了某村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通报司空见怪,听后根本就不会当回事。但是,这回遇到的却是擅于“顺风耳”的祁东县检察院的检察官。该院检察长蔡艺参加了会议,便在心里记下了这件事。回到单位后,蔡艺立即安排民事行政检察科对全县同类事情履职监督。承办检察官迅速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联系,对全县52个贫困村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全部展开摸排。凡是发现问题和漏洞的,均一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查漏补缺,把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并不罢休,而是举一反三,进而将“顺风耳”紧贴在县委中心工作上,不断向扶贫、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用心聆听,发现了一系列相应的问题。2017年5月的一天,该院民行科科长伍丹成与朋友聊天,朋友倒苦水说,现在盐都有假的,这何得了啊!伍丹成一听,忙要朋友说详细一些,原来是县城超市流入了“臭脚盐”。在随后的调查中,果然发现“臭脚盐”居然有30吨,相关职能部门已通知超市下架和经销商召回。然而,经销商并无实际行动,职能部门也没有进一步作为。5月10日,祁东县检察院向两个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依法履职,追回并查封市场上的“脚臭盐”。当天傍晚,两个职能部门便联合行动,查封了库存的“脚臭盐”,并让商家对流入市场的“臭脚盐”进行了召回。

  2017年,该院共向环保、市场监管、物价等行政部门发出行政执法检察建议20多份,并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件件有落实、件件有整改。

 

既“走”又“请”,“神功”拓展案源

 

   “所谓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看似‘神功’了得,神秘莫测,其实说穿了很简单。”该院检察长蔡艺告诉笔者,“千里眼”就是走出去宣传和寻案,“顺风耳”就是请进来座谈和共享。

  同时,该院还用一根“线”将“千里眼”与“顺风耳”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案源的有力“挖手”。 一方面,该院在“线”上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线”下则运用法治宣传等渠道,走村串户宣传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新闻报道、案件当事人、律师事务所也成了寻找案件线索的主要渠道。2017年,通过“走出去”,该院直接受理案件线索25件,成案16件。

  另一方面,该院积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开放日”、参加主题座谈等活动,收到了大量成案线索。去年12月份,在一次"检察开放日"上,该院得到一条某养猪场污染环境的线索。在未取得行政许可的情况下,刘某胜在永昌街道某居民区及学校附近建了一个大型养猪场。造成一口鱼塘废弃,部分水井无法正常取水饮用,雨天大量养殖污水外溢,平日废气污染周围空气,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及学校师生的日常生活。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怠于履行职责,监管不到位。掌握这一情况后,该院在依法调查的基础上,对刘某胜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下达检察建议书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通过这一渠道,去年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成案14件,成案率100%。

  据悉,2017年,祁东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全年受案202件,同比增长470%;结案185件,同比增长530%。受案率、结案率数百倍递增,使该院一跃成为“全省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