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今年来,我局以围绕打好"发展六仗"和"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为抓手,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和禀赋,依托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产业链思维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运用"蝶变"的活动成果,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增活力,打造了以新能源汽车、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产业链条,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4+1"主导产业体系。工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我县新型工业化之路越走越宽。
一、2023年工作情况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11月份,全县153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18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5.28%,增加值增速累计增长速度为15.7%,排全市第二;去年全县亏损企业6个,亏损面同比缩小了3.9%,亏损额降幅-81.3%;利润总额5.28亿元,同比增长120.5%。锋速钻探、新建议、万祺等企业订单充足,产值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去年入规企业志歌木业,是"兔宝宝"等三家上市的供应商,在去年底今年初,抢抓机遇投资600多万元,新增了智能多层热压机等高端设备,今年产值能突破亿元,上缴税金过百万,实现原地倍增。目前企业又投资300多万元购买了高智能设备,力争明年产值超2亿元,上缴税金超二百万元。已摸排达标入规企业37个,成功提交省统计局入库33个,其中,天弛高分子和同翊科技2家,年增产值上2亿元。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73亿元,产业投资86.01亿元,工业投资65.59亿元,工业技改投资40.6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5.59亿元,制造业投资62.88亿元。全县形成了以创新促项目,以转型促产业的良好态势。万祺科技公司的"动力电芯保护蓝膜"等一批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领湃公司的"523高电压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一批技术补齐了产业链关键短板,荣晟昌公司的"电池正极材料烧成专用匣钵生产技术"等重要成果得到了行业认可。
2.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截至目前,我县拥有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8家;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星创天地及众创空间3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全县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26家;拥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个省级创新密集区。今年7月,我县成功入选湖南省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区。今年来科技各项指标也稳中有升: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1-11月,研发经费投入快报数(不含建筑企业)为4.87亿元,环比增长13.52%,同比增长4.28%;1-9月份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1.34%。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完成128家。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现完成33.69亿元;技术合同件数现完成591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申报,今年培育和摸底31家企业准备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认定,组织了22家企业进行高企申报,20家企业已通过认定,通过率为90.91%。全县已有72家企业进入高新产值统计笼子。
3.产业链发展情况。我县按照省工信厅的统一部署,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积极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新材料产业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体系,推动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两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振兴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链,受到了省工信厅的典型推介。具体表现在:一是以产业为本,做好强链延链文章。明晰主导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4+1"主导产业。扶持企业梯队,力抓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和申报,建立"小升规"重点培育库、"项转规"培育库和退规风险企业库,加大税费优惠力度。完善产业链群,聚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初步形成了以弘电新能源汽车、领湃新能源动力电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现有相关产业企业23家,预计年产值89.56亿元。二是以园区为巢,做好企业孵化文章。提升园区承载力,围绕"实力明显增强、形象明显提升、位置明显前移"的目标,加快园区扩区调区进程,强化土地、资金、审批等保障。推进园区产业承接、创新孵化、综合物流、金融服务、服务监管五个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五好"园区。提升园区吸引力,探索政府引导基金、产业链招商、重资本轻资产招商引资、政企联合招商"四大招商模式",今年已对接项目17个,引进项目11个,其中"三类500强"项目2个、"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5个,项目落地率100%,广东粤辉全自动智能布鲁克纳膜生产线项目、江西中盛年产50000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顺利签约入园。提升园区孵化力,县级领导结对联点,持续开展工业企业"原地倍增"行动,力方轧辊、锋速钻探、至壹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不断做大做强。三是以科技为翼,做好创新驱动文章。建创新平台,祁东经开区获批省级高新区,归阳片区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创业基地,我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创新型县,启动了园区中小服务平台、融资平台、双创中心等7大科创平台建设。强科技赋能,推动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向技术型产业集聚,今年对24家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现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8家,专利数655项。促转型升级,推动临规企业、潜力企业"小升规",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出企业科创主体地位,加大R&D经费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达标入规企业17个,成功提交省统计局入库。全县153个规模工业企业,已拥有2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四是以服务为要,做好营商环境文章。解放思想优环境,深入开展"祁东在蝶变,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群众大调研、推动发展大提升三大活动,全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闯敢拼、埋头苦干"的社会氛围。优化环境强服务,积极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六个一"行动、"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加大企业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实"祁心办"政务服务,园区赋权事项143项,县政务服务旗舰店建成运行。强化服务促发展,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理念,让"只要来祁东、一切好融通"成为广泛共识。突出组织银企对接,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主动寻求融入高端孵化平台,搭建我县融入区域发展桥梁,全面融入湖南自贸区建设,积极以我县之为服务全省新型工业化,为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落地见效作出贡献。
4.主要措施。一是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做大总量,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在着力推动领湃新能源、鸿锂项目达产见效,及带动顺隆,万祺科技等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快速发展。二是推进工业制造业技术升级改造"原地倍增"。主要是力方轧辊,锋速钻探,至壹机械三家重点企业。推动力方轧辊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ISO9001:2015质量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炼钢技术、锻打技术、热处理技术及机械加工的数控车等先进工艺与技术,迅速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和产能;锋速钻探在原有厂房不能满足市场产能需求情况下,积极推动筹建新厂房;至壹机械通过铜套生产车间改建,新型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引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更高端产品。随着企业产能提升,机械制造业有望逐步从亿级提升十亿级产业集群。三是积极推动和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做好了以下十一项工作:第一,组织领湃新能源、万祺科技、顺隆能源、周福记申报2023年湖南省技术中心,已获认定;第二,组织周福记、龙旺、吉祥、知味大师、美能包装、领湃新能源、吉祥、劲松、启农生物、金泰米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亿席草13家企业申报2023年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顺隆能源、力方轧辊专精特新复核工作,申报的已通过11家;第三,组织顺隆新能源、锋速钻探、万祺科技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顺隆新能源已认定为2023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第四,组织龙旺食品、周福记、农交汇三家企业申报省级消费品"三品"标杆企业,周福记食品已认定通过;第五,组织领湃新能源、力方轧辊申报省级新产品,两款产品获确认;第六,推荐领湃新能源认定为2023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与省级智能制造车间获通过;第七,推荐力方轧辊申报2023年湖南省原材料工业"三品"标杆企业;第八,推荐万祺申报"100个产品创新强基"2023年增补项目;第九,组织领湃新能源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配套征集工作;第十,推荐山之青、长城科技两家企业认定为2023年湖南省新材料企业获通过;组织顺隆新能源、力方轧辊开展新材料认定换证工作。第十一,组织鸿锂新能源、湘食双茂等企业申报2023年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专项资金奖励类与补助类项目共荣获资金510万元;组织湖南广裕新材料、洪城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等申报2023年湖南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共荣获资金135万元。四是推动天弛高分子和湘食双茂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湘食双茂是库容1万吨智能化生猪屠宰、冷链物流及肉类食品深加工建设项目。总规模120亩,计划总投资1.8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2亿元。新建库容l万吨的冷藏冷冻恒温仓储库级冷链物流中心;新建智能化生猪屠宰生产线、智能化肉类食品加工生产线(主要包括生产肉丸、培根、香肠及腊肉等熟食制品及其配套设施)以及附属配套工程;新建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冷链交易配送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以及配套冷链配送服务设施建设,弥补我县及周边县市肉类冷链配送及交易的需求。现在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室内外安装、装修、绿化等配套辅助设施正在建设中。五是积极推动创建我省第二批创新型县成功入列。主要是从开展"创新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科学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合作交流"六大行动入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做强产业链,重点打好了新能源、新材料、黄花菜、酥脆枣等四大产业科技创新与升级工程攻坚仗。具体做法是:第一,优化创新生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主体,围绕我县特色农业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第二,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第三,引育创新人才。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持续推进科技专家服务团组建工作,充分发挥"三区"科技人才的资源优势,引进顶尖人才和团队,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引才机制,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六是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企业走两化融合之路。一方面,有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设5G基站数755个,实现行政村覆盖率100%。今年以来,累计建设4G基站78个,5G基站350个;已完成"双千兆"网络设备改造升级,双千兆网络已实现主城区全覆盖,今年新增千兆光纤端口4344个。另一方面,有效开展"智赋万企"行动。4月份,组织全县规上146家企业认真填写数字产业发展情况调研表,摸清我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问题及需求,做到心中有数。6月以来,我县将"智赋万企"行动与"三送三解三优"联企行动有机结合起来,38名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对联系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一对一"把脉问诊、精准开方。县科工信局实行"局班子成员+联企干部+运营服务商专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还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全市"智赋千企"专场活动,与县电信公司在园区集中举办数字化转型专场培训活动,为50余家企业进行演示、讲解。印发"智赋万企"行动文件、政策、宣传册等资料500余份,引导企业积极迈出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同时,指导湘食双茂食品、吉祥食品、荣晟昌新材料、新建汉科技4家企业通过2023年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推荐领湃新能源申报2023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组织万祺科技、周福记食品、金泰米业申报2023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领湃新能源和星源米业申报2023数字新基建项目;组织锋速钻探、富生钢构等12家企业参加市"智赋千企"专场活动,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把脉定向;组织企业参加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完成创建衡阳市智能制造5个车间及5条智能制造生产线;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扩面33个。与此同时,积极组织92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解决企业基本信息化需求,促进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内部、企业和企业之间、产业链之间的数据集成应用、助推万祺科技、领湃新能源等企业实现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组织三百多家企业注册"湘企融"工作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通过互联网链接各地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融资门槛及成本,实现政银企资源高效精准对接,有望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多措并举确保高考无线电安全,保障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实现高考期间"零差错";配合县公安局积极开展反电信诈骗工作,加强源头治理,督促各运营商强化开卡管控。2023年以来,累计清理号卡2.3万户,累计关停1.8万户。七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全面提升枣产业链问题,局里组织专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写出了高质量的《关于推动祁东鼎康酒业成为全国枣酒领域头部企业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不仅受到了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且"支持鼎康酒业打造全国枣酒头部企业"有幸列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不仅为酥脆枣全产业链有机融合枣果种植、枣酒酿造、生态旅游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使全县枣农和鼎康酒业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和兴旺发达的希望。与此同时,加大媒体的推介力度。5月24日《湖南日报》以《"南方枣王", 让15万亩石漠荒山披绿装——湖南祁东新丰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建新与祁东酥脆枣的故事》强力推出,效果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工业经济发展短板明显。一是我县重大工业项目不多,特别是园区外的绝大多数工业企业体型偏瘦,规模偏小,且利税不高、科技含量较低、没有什么高附加值,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产业带动力和经济辐射力十分薄弱。二是受疫情影响,我县部分企业货品流通受到影响,市场低迷,生产需求和订单不足,特别是水泥建材行业,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2.企业要素保障依然突出。一是企业资金紧张,贷款门槛高、融资渠道少,过程太复杂。加之,受疫情影响,货款不能按时回收,影响生产和其他开支。二是项目用地紧张,难以落地。加之国土证办理缓慢,征地拆迁慢,用地手续办理慢,用地没有指标等。三是用工难,用工贵。目前投产的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普工多,工资待遇不高,难招人,更难留住人。加之周边配套设施跟不上,看病、上学、购物条件差,8小时以外无去处,员工今天来明天走现象非常普遍。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企业显得尤为突出。四是市场拓展有限。有些企业起点低,在资金、技术、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有些企业规模较小,整体技术含量低,产品升级慢,抗风险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拓展不足。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上步伐不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且企业家科技素养不高,科技意识和创新观念淡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科研基础薄弱,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科技研发中心,全县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有力方轧辊一家,且专业化程度低,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我县没有一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明专利较少,缺乏技术依托,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完善的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机构孵化带动能力低,参与市场竞争、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科技服务水平整体不高。
三、2024年工作打算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成功争创入列我省第二批创新型县为契机,围绕"四大产业",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人才为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切实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优化科技创新示范平台,精准化培育高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我县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全县经济走资源统筹、园区承载、龙头引领、集群推进、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撬起汽车产业龙头,锻实制造强县根基。一方面,突出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工程。以弘电新能源为龙头,联合链条企业,与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开展整车制造、核心零配件等技术攻关,打造产业链基本健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制造基地,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另一方面,突出储能新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工程。整合领湃新能源等电池配套企业研发资源,联合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开发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材料产业链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再一方面,带动顺隆新能源、美能包装、万祺等企业快速发展,稳步打造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助推力方轧辊、锋速钻探、至壹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集群提质见效。
(二)提升食品产业品质,做强"祁珍异宝"品牌。一方面,突出黄花菜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工程。依托农业科技园,联合相关院校开展品种改良、黄花菜精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继续扩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大户规模,确保黄花菜年产值38亿元以上。另一方面,突出酥脆枣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工程。依托农业科技园,整合新丰果业、鼎康酒业等企业资源,联合院校开展新品种选育、绿色栽培、果品保鲜、深加工果酒酿造等技术攻关,打造枣果种植、枣酒酿造、生态旅游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酥脆枣全产业链。同时,通过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大户,确保全县酥脆枣年产值超15亿元。从而创出百亿级的全县"祁珍异宝"大品牌。并推动鼎康酒业发挥科技威力,早日成为全国枣酒领域头部企业,所产酥脆枣酒成为果酒中的"茅台"。
(三)抢抓军民融合先机,谱写优质矿业篇章。推动南岭民爆10万吨特大型乳化基质炸药,拓展市场全面投入使用,构建完备的现代军民融合工业体系;挖掘金水塘生产潜力及助推大岭早日恢复生产,撬动两大铅锌矿形成新一轮的绿色环保集群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