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林业局 >>计划规划

祁东县四明山国有林场2013年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26 13:08

  祁东县四明山国有林场2013年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四明山国有林场位于我县最西部,距县城81公里,南、西、北分别与冷水滩市、东安县、邵阳县接壤,东与本县太和堂镇相邻。全场总面积5.3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076公顷,林地面积2470.6公顷,活立木蓄积169554立方米,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169.9公顷,活立木蓄积80188立方米(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1217公顷,省级一般公益林面积952.9公顷),一般用林面积880.6公顷,活立木蓄积89366立方米。四明山林场建于1958年,1987年定为正科级区级场镇,属事业单位,事业人员编制230名,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定额补贴。现全场干部职工共320人,其中党政干部15人,在职职工174人,退休职工131人。2013年度林场总收入为1080万元,林场职工人均年收入约1.9万元。
    四明山自古山水秀美,人杰地灵,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2004年成功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共有三大景区(青龙湖景区、腾云岭景区、四明寺景区),62处各旅游风景资源,公园最高山峰腾云岭海拔1042.3米,为衡阳市的第二高峰。今年,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准备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正进行申报筹备工作。
    二、2013年主要工作
    1、林业生产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节约成本,高质量抓好生产,今年我场共投入生产资金100余万元,自己培育杉树苗5亩,造林面积663亩,中幼林抚育面积5800亩(其中割灌面积2800亩,间伐抚育面积3000亩),采伐林木面积579.5亩。为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的,我场一直以来都是做到前一年采伐多少林木面积,第二年就造林多少面积,确保不荒废林地。
    2、林业销售工作方面。为了创新销售渠道,提高林业效益,从2006年开始,我场林木销售就开始实行青山林木竞标。这样既能取得较好的销售利润,又能使销售做到公开透明,近几年来,我场不断完善和创新青山林木竞标方式,采取或明标或暗标,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今年,我场竞标木材3000多立方米,收入达到400多万元,创下近几年木材销售的最高纪录,青山立木竞标这一销售模式,更得到了林场职工的衷心拥护。
    3、林业管理方面。一是护林工作。全场共设4个工区,26个护林工班,护林工人69人,全部分布在各个林业班块。每年年初,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护林工作制度,今年护林考核已结束,从考核的情况来看,护林指标在可控范围内,无一起大的损毁和盗伐现象发生。二是森林防火工作。一直以来,我场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我们制订了规范严格的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我们制订了规范严格的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出台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同时作了周密详尽的森林防火预案。每个月,我们都要进行1次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真正做到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我场内部没有发生过一次森林火灾,外部火灾全部被我们挡在了场外,没有进入四明山林场一步。
    4、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了改变交通落后面貌,今年我场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新修林区砍伐道路4.5公里。6至12月份我场共投资40多万元,维修了三个工班房屋,新建工区住房面积500平方米。不断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
    5、棚户区改造工程方面。从2010年开始,我场分二批共有381户棚户区改造指标,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心和支持督促下,我们于今年6月底开始全面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建成至5—6层,本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可完成。
    6、国家级森林公园申报工作方面。在省市林业部门领导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积极进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申报工作。县委、政府对申报工作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由杨县长任组长、杜书记、彭县长、胡调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今年6月份,我们与省林勘院签订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合同,然后进行了认真的现场勘测,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准备在2014年初逐级申报,与此同时,为了打好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基础,县委政府多名领导到四明山现场办公,为森林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好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雷书记,亲自实地查看,实地规划,提出在青龙湖景区要新建一座二型水库,在通往腾云岭景区和四明寺景区硬化二条高标准的公路。水库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于今年立项,目前正由水利部门进行设计,预计在2014年可启动建设,二条硬化公路也将在2014年全部动工,这必将为申报成功添加新的筹码。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林业效益不高,林场财政压力巨大。多年来,我场的主要林业收入主要靠木材销售,尽管现在我们创新销售方式,取得了比以前更好的效益,但归根结底是一种原材料的销售,没有成为精深加工产品,无科技含量。加上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这种林业收入天生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空间,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场现有职工320人,规模较大,每年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林业生产性开支及农村统销粮差价款支出这三种刚性开支就需林近一千万元,几乎用完了林场的所有收入,林场的其他各类开支巨大,且是必须需要资金的地方还很多。就2013年而言,我场的资金缺口就达近200万元。这种状况,我场财政保证基本运转已捉襟见肘,再提其他发展根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经济实力不强,森林公园建设步伐缓慢。我场虽然于2004年就已申报成为森林公园,且作了较为详细的发展规划,10年来,尽管我们想方设法打基础,但由于自己经济薄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除了在路、电、讯等基础设施方面有提高外, 公园的景区开发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四明山森林公园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基础设施落后、林业资源单一,水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将是我们此次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短板。
    3、林农田地较少,生活极端困难。四明山国有林场成立之时,将农村的所有山林划归林场所有,农村群众除了住房、稻田和少量的耕地之外无一寸林地,且人均稻田地面积仅0.3亩左右。造成他们生活极端困难,而在全省其他国有林场,当地群众都拥有不少的林地。四明山这种特例,上级政府或部门都不会出台特殊的政策。近几年,县委政府对四明山农村相当关心,在农村低保、危旧房改造方面给予了政策性的倾斜照顾,但也仅仅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现状,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在靠山不着的情况下,自然对林场产生一种敌对情绪,加上多年来在工作、生活中双方产生的种种摩擦,导致林农双方关系愈来愈紧张,矛盾越来越加剧。每年,乡场都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化解林农矛盾上,可以预见,2014年林场改革对四明山林场而言势必引起农村的又一次震动。将严重影响整个乡场的社会稳定。
    四、2014年的工作打算
    1、强化管理,打造一支林业工作精干队伍。
    2、拓宽发展思路,实现低效林业向高效林业的转变。
    3、强力发展旅游产业,增加乡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4、坚持民生为主,营造成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