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林业工作在上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生态祁东"为总目标, 紧紧围绕"造林""造绿""造景""造富""造福"的主线,以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以工程造林为龙头,努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虽然遭遇了新冠病毒的阻击,但局党组在林业工作上坚持早动员,早部署,在一手抓好防疫的同时,年后积极组织造林户复工生产,较好的完成了今年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国土绿化有新进展
一是全面完成造林任务。目前全县已完成人工造林2.75万亩,其中:油茶新造林1.5万亩,其它造林1.2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4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3.9万亩,森林抚育11.6万亩,油茶低改0.5万亩。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38万亩,油茶低改0.12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完成2019年度第二批森林抚育1.45万亩。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均为合格。
二是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全县参加义务植树适龄公民66.93万人,完成义务植树200.79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义务植树建卡率90%以上。建义务植树基地26处,其中:县义务植树基地1处,乡镇、街道和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建义务植树基地25处,面积共900.6亩,栽植各类苗木6.7万余株。今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规模大、植树多、参与人数多。
三是积极开展小微湿地试点项目建设。今年试点项目位于步云桥镇戽塘村,规划总面积为20.75亩,其中水域滩涂、及水利设施用地15..3亩,占试点区域总面积73.74%、旱土4.1亩,占试点区域总面积19.76%,道路用地1.35亩,占总面积用地6.5%,水域、滩涂及水利设施用地处于空置状态,旱土和道路用地处于荒芜状态。目前,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土地租赁、工程招标、水质检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均已完成,还湿任务已完成100%,还林任务预计11月底前完成,整个工程在12月底结束。
二、生态保护有新气象
一是森林火灾严防有力。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公交车、标语、横幅、网络、短信平台等宣传平台开展,开展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救扑救能力,做到防火教育警钟长鸣。加强火源管理。由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率森林公安民警和防火办人员对重点地区、火灾多发地段、林区内公共聚集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对重点林区乡镇加强所辖区的重点地段森林防火检查力度,要求各村护林员、村组干部做到守住重点、把住道口、抓住关键。同时,对林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落实防火责任制,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森林防火责任制,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通过以上措施的贯彻落实,增强了干群防火的责任感、紧迫感,提高了全民防火意识及扑火的积极性,确保了今年防火形势的好转。据统计,全县上半年没有发生一起一般以上森林火灾,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仅发生了5起火情。
二是编制了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将四明山片区毗邻空缺地纳入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新的四明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新纳入区域涉及太和堂镇20个村、林场;优化后新的四明山国家自然公园面积5433.41公顷。将杳湖湿地公园毗邻空缺地纳入杳湖湿地公园组成新的杳湖自然公园,新纳入区域涉及凤岐坪乡、蒋家桥镇、步云桥镇等三个乡镇9个村、林场;优化后的杳湖自然公园面积1315.69公顷。将鼎新湖片区毗邻空缺地纳入鼎新湖片区,组成新的鼎新湖森林自然公园(一个机构、一块牌子、一套人马);新纳入区域涉及风石堰镇、玉合街道、洪桥街道等三个乡镇(街道)19个村,优化后的鼎新湖自然公园面积3131.29公顷。整合优化后,全县共有3个森林自然公园,暂定名为"湖南四明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湖南鼎新湖森林自然公园"、"湖南杳湖森林自然公园"。将新增保护地面积5204.98公顷,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将达到9873.58公顷,占县域面积的5.27%,比原来提高了2.78%。
三是森防野保严控有效。举办了全县各乡镇兼职测报员培训班,系统学习了我县几种主要病虫害危害特征、防治方法,印发技术资料300余份,提高了测报员的素质。全县上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72万亩,同比上升11.33%,发生率5.45%;防治面积2.35万亩,防治率86.40,无公害防治率100%。认真开展了春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和枯死木清理工作。自3月10日—4月10日,我县共组织了55名技术人员对25个乡镇场(街道办)的49.7万亩松林进行了地毯式清查,除火烧及人畜破坏以外,共发现可疑枯死松树667株,取样镜检157株,除粮市、河洲、归阳、鸟江、金桥等7个原疫点乡镇检测出松材线虫外,其它乡镇均无发生。结合普查情况,县专业除治工作队已经将各类枯死松树于4月20号前全部清理到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5—6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制定了《祁东县林业局清理规范猎捕、繁育、经营利用野生动物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陈彦青为组长的清理整顿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森林公安、执法大队、森保站和各乡镇林业站联合行动,重拳出击,对全县各集贸市场、酒家、宾馆、饭店和非法猎捕、收购、出售、贩卖经营加工户进行了严格检查和清理整顿。
四是涉林犯罪打击到位。上半年以来,森林公安查处非法猎捕4起。3月2日、3月20日、4月4日分别查处彭浩生、王玉定、曾高原非法猎捕鸟类,三次案件,分别被移送祁东县人民检察院;5月29日犯罪嫌疑人龙青非法猎捕眼睛蛇、大王蛇、黑眉锦蛇达80余公斤,此案被移送祁东县人民检察院。
三、产业惠民有新作为
一是油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全县油茶林总规模达到20.9万亩。其中:老油茶面积7.6万亩,新造油茶面积13.3万亩。去冬今春全县新造油茶1.5万亩,成活率达90%以上。低改垦复0.52万亩、油茶抚育3.9万亩。新造油茶面积达2000亩以上的乡镇有1个,即步云桥镇;1000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即白地市镇、灵官镇、风石堰镇和黄土铺镇。
二是中药材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我县自成功申报为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以来,中药材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来势较好。今年来,全县新种植中药材1.53万亩,其中,青蒿0.85万亩,大叶女贞0.33万亩,枳壳0.13万亩,吴茱萸0.05万亩,玉竹0.02万亩,其它0.15万亩。
近半年来,在全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林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县通道沿线两侧裸露山地较多,紫色土区域土层薄,红壤区域山高坡陡,造林成本相当高,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县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二是重造轻管现象较多,森林火灾时有发生,造林损害严重。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机会增大,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压力增大。四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后续资金跟不上。五是林业产业壮大任重道远。林业产业规模不大,林业产业效益凸显不明显,林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林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发动。六是林业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鉴于全年工作目标和上半年工作的进展情况,下半年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强油茶产业。重点打造三个示范点,即精细化管理示范点、油茶庄园建设示范点、油茶林下经济示范点。加强油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油茶抗自然风险能力,实现旱涝保收,对连片100亩以上的油茶基地,支持业主建设道路、水池、管道灌溉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数字油茶项目建设,努力创新油茶管理方式,为全县油茶产业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手段,实现全省油茶大数据示范县项目申报成功。引导加工企业创新营销思路,逐步扩大祁东茶油品牌影响力。做好"祁东茶油"品牌推介,今年争取申报1-2家油茶企业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多渠道、多方位、多媒体宣传"祁东茶油"亮点,提高"祁东茶油"认知度,强势推动产品销售。对全县27家茶油加工小作坊进行改造升级,使之达到卫生与安全要求。支持双桥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和万福岭茶油有限公司创建全自动化油茶籽前处理生产线、茶油适度精制生产线、油茶籽与茶油低温储存库、油茶产业综合实验室等,解决油茶快速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不足问题。
二是推进生态修复。继续做好种苗工作苗木质量的监管,确保造林用苗的质量和造林成活率,使我县种苗工作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抓好造林绿化的秋季验收工作,加强新造林地段的抚育工作,强化后期管理,确保"造一片,成活一片,保存一片。"同时加强油茶、中药材等栽培技术培训,确保我县油茶、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是抓牢资源保护。开展破坏森林资源清理整顿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行为,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落实措施,提高应急能力,确保我县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大我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力度,把这一工作切实当作下半年的首要工作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巩固完善我县现有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巩固去年河洲镇新堂村小微湿地试点成果,争取早日完成步云桥镇戽塘村小微湿地试点项目。
四是抓好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引导林地依法合理有序向大户和公司集中流转;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抓班子,带队伍,管作风,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树立林业部门良好形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