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城乡社会救助是民政工作之灵魂。上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45号文件精神,以建设阳光救助为目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建设覆盖城乡的联动型社会救助体系。一是进一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确保困有所济。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达到了保障线内的应保尽保。目前全县有城市低保对象14912人,人均月补差水平达到271.2元,农村低保对象39296人,人均月补差水平达到117.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标准由2012年的4600元/人/年提高到5400元/人/年,分散供养对象标准由2012年的2000元/人/年提高到2400元/人/年。上半年,全县城乡医疗救助人数75800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234万元,资助1万户特困家庭办理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资助金额80万元,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3247人,发放临时救助金35万元。二是进一步规范低保办理程序,建设阳光救助。坚持“一必须、二明确、三落实、四不批”工作机制,“一必须”即必须从最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着手;“二明确”即明确低保政策,明确低保对象;“三落实”即落实入户调查,落实民主评议,落实三榜公示和社会化发放;“四不批”即全家在外地生活半年以上、情况不明确的不批,工作程序未到位的不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批,拆户和分户的不批。上半年,开展两次集中评议和集中审批,将审批对象在新闻媒体进行全面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开展信息比对机制建设,坚持动态管理。经县编办批准,成立了信息比对办公室,与审计、社保、房产、交警、监察联合组成专业班子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专项比对排查,及时取消或停止不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668户1551人。从6月底开始,组织二个专门班子开展城乡低保年检年审,健全低保对象进出动态管理机制。四是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任务完成。在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做好乡镇敬老院建设,今年新扩建的黄土铺、石亭子两所敬老院已全面开工。强化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五是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实现灾有所赈。及时核查实情,积极应对灾害。5月份,我县遭受了洪涝灾害,我们及时下拨救灾资金564万元,有效解决了灾民生活。大力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在5个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二、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推进优抚安置工作。
优抚安置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抚对象需求也越来越高,问题多,矛盾多,直接影响社会大局稳定。我们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落实优抚保障政策,提高工作水平。一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今年,我们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着力解决了改制企业下岗伤残军人提高生活费问题;企业退休的老复员军人生活费移交社保机构发放问题;,近三年来参战人员双定补助问题;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经费保障问题;部分生活困难参战人员低保问题。全部按政策规定落实待遇到位。对改制下岗伤残军人,我们创新采取组建保洁公司的办法,促使他们再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二是认真落实政策。不折不扣按省民政厅下发的标准落实重点优抚对象优抚补助金,实行社会化打卡发放。组织开展关爱优抚对象活动,努力解决他们的住房、医疗和临时生活困难。三是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今年,对2012年以来符合条件的安置对象,100%安置到县内企事业单位上班,开展城镇退役士兵培训,开办家电维修、电脑应用、安全保卫知识三个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
三、以规范管理为重点,推进社会事务发展。
社会事业管理是民政工作之义。全县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福利彩票、慈善事业、婚姻及收养登记、殡葬管理等社会事务管理扎实推进,“民生民政”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一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监督稳健运行。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社会民间组织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今年,已对108家民间组织完成年检年审,审批民间组织20家,组织对民间组织培训2次。并积极组织召开了各类民间组织培训会议。二是福利彩票稳健攀升。积极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切实从宣传促销、调整站点布局和拓展乡镇农村市场入手,将福利彩票发行纳入对乡镇绩效考核内容;务实福利彩票发行工作。今年1-6月,已完成总销量1139万元,居全市第二,预计今年将突破25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三是婚姻及收养登记工作稳健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婚姻法》、《收养法》、《中国公民收养登记办法》等法规政策,今年上半年办理结婚登记4536对,办理离婚登记635对,补发婚姻登记524对,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578份,接待收养咨询110人次,办证合格率确保了100%,婚登服务窗口坚持“元旦”、“五一”、“十一”等法定节假日正常上班,坚持“5.20”、“七月初七”、情人节等特殊日子提供人性化延时服务。积极争创三A级婚姻登记单位。四是殡葬管理工作稳健推进。出台了对五保户、低保户、特困家庭等低收入群体死亡后火化费用减免政策,并初步出台对公职人员死亡后火葬除丧葬费外补发丧属40个月工资的推进政策,方案已提交县人大讨论。彻底杜绝了在县城附近、红旗、石门、曹口堰水库库区及鼎山公园、玉河山等风景林区乱埋乱葬现象,同步推进历史居民死亡后的陵园建设。五是慈善事业稳健发展。争取了慈善办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积极争取祁东商会、云南商会等一大批在外祁东籍慈善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募集爱心捐款406万元。对全县弱势群体、下岗工人和老人儿童等实施集中救济,传递关爱,同时组织实施了“金叶卡”、“爱心改变命运”等多个慈善项目。
四、以便民服务为重点,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民政工作的活力所在,我们围绕社会关注,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积极探索,努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一是建好窗口服务机制。着力建好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窗口”、“婚姻登记窗口”、“民间组织管理服务窗口”三个民政服务窗口,将三个窗口纳入县政务中心统一管理,实行即时服务,当场办理,及时办结,做到办事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服务项目公开,服务人员公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二是建立信访工作机制。局机关成立信访工作室(群众工作室),安排2名工作人员负责,实行局班子成员轮流值班制,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到信访接待室全天候坐班,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协办代办各类事项,回复各类来信和上级交代的信访事件,能够处理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处理的提交集体研究,一个星期内予以解决。同时,加大乡镇民政办信访工作责任,实行属地管理,将责任下沉,对乡镇民政办信访工作实行单独考核,根据各乡镇信访量大小,实行分类奖惩,与乡镇民政工作经费挂钩,对后三名乡镇,实行“一票否决”。近段时间来,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到县上访量大幅减少,取得了较好效果,县委县政府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民政工作政策多、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社会责任大、群众关注度高。定期开展民政政策落实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工作,邀请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对相关民政政策落实和各类对象审定,邀请县监察局、县纠风办、县农民负担监管办、县财政局等相关单位派员全程参与监督,聘请30名行风监督员进行社会监督。四是建立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今年,我们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将民政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笼子,进入预算基数,有效保障了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同时,将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和养老保险费进入财政预算范畴,较好地破解了民政工作经费缺口的难题。
五、以作风建设为重点,推进民政队伍建设。
作风的好坏决定工作成败,关系到民政形象。今年来,我们始终把转变作风,提升民政形象作为突破点来抓。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订了转变干部作风32条规定,每天在局大厅电子屏进行播出。修订完善了全局系统36项管理制度,印发各单位各股室贯彻执行。从会议纪律、上下班纪律、下乡纪律等细节抓起,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树正气、刹歪风,提升队伍形象。二是强力开展“整顿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专项整顿活动。成立专抓班子,实行局领导包乡镇长和基层单位包干负责制,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大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加强调度讲评,推进活动深入开展。局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深入主乡镇、深入敬老院、光荣院和基层单位帮助指导规范管理,整改提高和情况核查,局长、书记连续一个星期进行夜查暗访,整顿活动成效明显。三是强化绩效考核。明确岗位责任制,扩大对乡镇民政办、各单位和职能股室绩效考核内容,细化标准,严格要求,实行重奖重罚,加大问责力度,严格奖惩兑现。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结合全县开展的“三位一体”联村活动,加强对乡镇民政办和基层单位作风建设、规范管理、惠民政策和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由联乡联村的局股室负责人和局领导班子成员对所联村的乡镇进行平时督查,由局专门督查组进行定期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未整改到位的,按规定严肃处理到位。
今年来,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与困难也不容忽视:一是经费配套压力大。我县是省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地方可用财力偏小,上级划拨我县的民政事业经费,普遍没有配套工作经费,需要地方财政配套。二是社会救助压力大。随着物价上涨,救助对象对救助标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之我县救助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基数较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所需救助资金缺口很大。同时,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基数偏紧,工作量大事多,任务繁重。三是政策操作压力大。在对各类救助对象的审批审核上,要进行信息比对,部分信息涉及公民隐私,对合理确定救助对象存在阻力;在对社会专项事务管理上,对隐瞒收入骗取救助金、处罚打击乱埋乱葬现象等缺乏执法依据;根据现行救助法规,救助对象在救助站的滞留时间不能超过10天,对部分智障等人士因为无法查清其家庭住址,造成尴尬局面。
下半年工作重点:
1、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重点是提高住院救助封顶线和救助比例,住院对象救助封顶从3000元提高到5000元,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救助费用按自负比例的50%和70%报销。同时,增加5家以上定点医疗救助机构。
2、落实为民办实事工作
全面完成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三项为民办实事任务,黄土铺、石亭子两所敬老院建设确保在10月底前全面峻工,进一步做好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工作,力争风石堰敬老院达到三星级标准水平。
3、做好救灾应急工作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随时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一切准备,确保灾害发生后及时查灾、准确报灾,高效救灾。
4、加强民政项目建设
积极争取国省市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颐年老年公寓后续工程建设,力争明年初交付使用。启动烈士陵园建设,争取今年完成全部土建工程。
5、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继续完善各项制度,照章办事。继续实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打造阳光民政。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更好服务群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