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民政局 >>计划规划

祁东县民政局2020年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祁东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0-09-24 09:36

   今年来,我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大力推进"五化"民政建设。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脱贫攻坚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省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三落实"工作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具体方案,强化乡镇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认定标准、认定办法、认定程序,在完善农村低保基础上精准认定兜底脱贫对象。一是扎实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三落实"作。全力开展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核查整改工作,成立8个工作组全县所有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未脱贫对象、贫困监测对象、边缘困难群体、突发临时困难群体、整户无健康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对象,户开展摸底排查,查2359户5898人,发现各类问题1049个,扎实抓好问题整改,新增低保对象318户795人,动态调标374户对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台账式管理,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截止到5月底,全县农村低保保障8702户15943人,其中兜底保障4698户9019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054.052万元;城市低保保障3602户4236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46.972 万元。特困供养对象6229,其中集中供养807人,分散供养5429是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全面落实重点民生实事任务,从今年元月份开始,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全县农村低保标准由32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分三类三档救助:A类标准400元/人.月,B类280元/人.月,C类220元/人.月,月人均救助水平为260元/人/月。全县城市低保标准由50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397元/月。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由4992元/年提高到6240元/年,农村低保标准4800元/年,超过国家贫困线标准,有效实现"两线合一"。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分别提高到65元/月,上半年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15002556.33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134227.36万元。三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完善临时救助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有序开展"救急难"和"支出型家庭"临时救助工作,加大兜底保障对象临时救助力度,对遭遇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件或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导致家庭困难的人员给予临时关爱帮扶救助。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每个乡镇(街道)按2万元的标准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专户,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上半年,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16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530万元。

   聚焦规范管理,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扎实开展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加快城乡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建设步伐,上半年共投资800余万元启动30个社区服务场所建设,理顺社区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服务功能。落实村(居)依法自治事项,建立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的村民自治机制,提高城乡居民依法自治水平。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换届选举"一肩挑"式试点工作,配合县组织部开展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提前谋划明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资料整理归档,按照类别和属性分别进行整理装订58卷。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完成图录典志编辑工作。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深化社会组织登记改革,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两个覆盖",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行,提升党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力。上半年,新发展社会组织3,变更事项登记9个社会组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完成214个社会组织年检年审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充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聚焦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事务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采取先行先试,逐步推开,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方式推进风石堰镇杉木村七宝山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普惠政策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措施,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7.8万元。积极开展"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及活人墓专项整治坚持属地管理,分类治理,台账式管理积极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新理念,提高广大群众文明殡葬意识。积极推进殡葬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殡葬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扎实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新发展民办养老机构1家,新增养老床位200张,民办养老机构16家,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成为全省典范。全县养老床位总数为823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为42.9张。加快颐养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经营管理步伐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努力创建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县。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督查确保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规范运行。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完成全县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录入工作,建立信息数据库全县共有留守儿童17057人,困境儿童1103人。加强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制定出台《祁东县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村级儿童之家100所,推进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分散孤儿供养每人每月95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月1350元。上半年共发放449名孤儿基本生活费254.79万元。完成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第一批审核工作。深化"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53人(次)救治重度精神病患者71人开展寒冬送温暖慰问活动,慰问留守儿童280名。"六一"儿童节,联合县文明办、县团委、县妇联在太和堂镇三口湾小学开展"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 情暖童心 爱与同行"送温暖活动,慰问困境儿童20名加强婚姻登记服务。到5月底止,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2436对,离婚登记849对,补领结婚登记797对,补领离婚登记41对。提升慈善救助能力持续做好"慈善一日捐"活动,依托线上线下募捐,壮大慈善事业规模。2020年募集慈善款物1057.1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共接受捐款480万元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爱心扶贫,组织"放飞爱心,书送温暖"、"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及"专业社工 守护儿童 托起希望"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加大慈善医疗救助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特大疾病困难户开展专项救助,加大慈善救助力度,今年共救助困难群众8960人次发放慈善款物993.8万元。大力发展福彩事业加强电脑彩票销售点的管理和服务,上半年共完成福彩销售1043万元。

   聚焦民政项目大力推进民政设施建设。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推进民政项目复工复产。祁东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殡仪馆提质改造项目建设主体一期工程已竣工,已进入装修阶段,殡仪设备陆续安装调试到位。鸟江镇区域性敬老院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三个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民政设施条件,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

   二、全力做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自1月23日全省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县委县政府和省市民政部门防控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民政职责任务,主动作为,科学施策,全力以赴,织密织牢全县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安全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防控责任为有效应对疫情,针对民政系统公共服务场所多、服务对象特殊等实际情况,专题召开防控工作会议,成立祁东县民政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民政领域防控工作小组,按照省市"八个最严"疫情防控要求,坚决做到"五到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工作来抓,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坚持精准施策,做到科学防治。认真落实市局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八字诀"要求,点做好全县民政福利机构的防控工作,要求全县所有福利老机构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由局领导带队全县所有养老构开展三次拉网式摸排检查,召开全县民政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压实责任,建立领导包片联点责任制,把养老福利机构防控疫情的责任压到实处,确保民政服务机构安全。三是动员社会参与,凝聚"战疫"力量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看望老人,捐赠物资,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民政慈善职能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和爱心捐赠活动,截止目前,县慈善总会共接收疫情防控捐款112.2万元,疫情物资价值378.8万元,为全县疫情防控发挥了社会力量。

   、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下一步,我县民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省市民政工作要求,努力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和社会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夯实民生底线,提升保障能力,推进全县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助力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开展低保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全面摸清"在保对象、易返贫对象、边缘困难群体、突发临时困难群体"底数,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及时将返贫人口按规定纳入临时救助范围,落实救助帮扶长效机制。进一步精准对象认定,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群体保",规范低保制度运行,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和自理能力评估,着力改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稳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加强社会救助精准管理,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加大精准社会救助试点推进力度,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加快推进养老福利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补贴、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队伍建设相关政策。防范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风险,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深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改造提升工程。

   (三)努力推进殡葬改革全面推进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加大"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及活人墓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切实强化殡葬管理法规政策宣传,引导和鼓励群众实施生态葬法,积极推行生态节地安葬。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打击乱埋乱葬行为,创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县。

   (四)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做好村(居)同步换届准备工作。完善基层治理政策,建立基层社会治理"观察点"制度。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议事协调机制,规范村(社区)活动场所挂牌。聚焦民政重点领域,加强线索摸排处置,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走向深入。

   (五)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民政设施大改善。抓住国家重视民生项目建设有利时机,加快民政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祁东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殡仪馆提质改造和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鸟江镇区域性敬老院建设,积极争取白地市镇区域性敬老院立项,努力改善民政服务设施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