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工作,以保障基本民生与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为重点,精准发力,提质增效,努力推进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我县民政领域"十三五"规划各项发展目标。殡葬改革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殡葬改革试点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被确定全省试点县,2019年民政局机关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民政局婚姻登记被评为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构。
一、2020年全县民政工作开展情况及"十三五"完成情况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民政工作形势复杂,压力较大,困难较多,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双战场,全力守护"一老一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各项民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全力抓好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坚强堡垒,为民政事业发展凝魂聚气。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作为党员干部终身课题,依托主题党日活动、中心组学习、学习强国等平台,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机关党建。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坚持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党员积分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庆"七一"、"学雷锋志愿服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主题党员活动,夯实党建基础工作。三是加强文明创建。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机关大院改造,在机关大楼建设民政文化阵地,打造民政文化特色品牌,建设机关文化走廊,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讲好民政故事,开展系统"民政之星"推选活动,涌现了最美"福彩人"、"爱心天使"、"幸福使者"、"平凡英雄"等12名优秀楷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民政干部形象。四是加强党建扶贫。安排33名干部牵头联系蒋家桥镇胡坪村、砖塘镇长坝塘村等5个村扶贫工作,帮扶120户贫困户,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确保小康路上不少一人、不落一户。一是兜底保障有力。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三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健全监测预警机制;适当扩大政策保障范围,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残、重病对象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今年全县共退出农村低保532户1516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280户,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退尽退。2020年,全县农村低保保障10432户18873人,兜底保障5472户10394人,城市低保保障3477户4079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806.1781万元,城市低保资金1972.8824万元。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0537.1859万元。二是质量提升有劲。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2020年全县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2016年32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395元/月;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2016年15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60元/月;城乡特困集中供养标准由2016年每人6350元/年提高到9360元/年,分散供养标准由3200元/年提高到6240元/年;从2020年元月份开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分别提高到65元/月,2020年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725人1128.8485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566人475.397万元。2016年以来,全县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累计6619.7210万元。三是临时救助有绩。完善临时救助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有序开展"救急难"和"支出型家庭"临时救助工作,加大兜底保障对象临时救助力度,对遭遇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件或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导致家庭困难的人员给予临时关爱帮扶救助。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每个乡镇(街道)按2万元的标准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专户,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20年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2000余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250万元。2016年以来全县临时救助困难群众累计60000人次,共发放救助资金5600万元。
(三)养老福利事业日益发展。一是养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扎实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2020年新发展民办养老机构2家,民办养老机构16家,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成为省市典范。全县养老床位总数823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3张。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特色产业+养老、社区养老、公建民营养老等养老发展模式。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努力创建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县。开展全县福利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保障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运行。二是儿童福利保障日益完善。建立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制度,保障453名孤儿、37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分别达到950元和1350元每人每月。2020年发放孤儿保障资金485.855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资金228.964万元。2016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272.5240万元。加强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在全县25个乡镇(街道)配备"儿童督导员",296个行政村设立"儿童主任",今年新建村级儿童之家59所,其中省级示范儿童之家4家,全县"儿童之家"挂牌率达到100%,全面实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意外责任保险,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和"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 情暖童心 爱与同行"送温暖关爱活动,全县儿童福利体系日益健全。祁东启航学校42名留守儿童合唱团用歌声放飞梦想,今年9月和11月代表全省留守儿童走上长沙梅溪湖大剧院和国家大剧院演出《大地颂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省妇联、省民政厅、衡阳市委、市民政局等领导分别到祁东启航学校开展调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高度关注。祁东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成为心理疏导、精神关怀留守儿童的典范。三是慈善福彩事业持续发展。持续做好"慈善一日捐"活动,依托线上线下募捐,壮大慈善事业规模。2020年共募集慈善款物1057.1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共接受捐款480万元)。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爱心扶贫,组织"放飞爱心,书送温暖"、"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及"专业社工 守护儿童 托起希望"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加大慈善医疗救助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特大疾病困难户开展专项救助,加大慈善救助力度,2020年慈善救助困难群众8960人次,发放慈善款物1000.2万元。2016年以来,全县"慈善一日捐"共接收捐款2880.6万元,慈善救助困难群众累计发放慈善款物2290.2万元。积极发展福彩事业。全力做好衡阳本土第一款"南岳衡山"主题即开型彩票销售活动。今年全县累计销售福利彩票2680万元。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销售福利彩票1.9亿元。
(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深化。全面提升全县村(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2016年以来,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296个,社区办公服务场所41个(其中 2020年建设村级综合服务平台41个,社区办公服务场所30个)。全力打造洪桥街道达孝社区"一门式"服务和"智慧社区"的标准样板,争取向全县367个村(社区)进行复制。开展清理规范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挂牌工作,全面完成全县367个村(社区)的村(居)规民约制订修订及合法性审查工作。2018年积极开展村务公开"亮栏行动",投入资金538万元,在全县296个村开展村务公开栏标准化建设,规范村务公开工作。我县村务公开栏"亮栏行动"省市媒体作了典型报道,成为全省典范。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加强地名管理,2019年将原大米厂位置更名为友阿广场。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完成地名图录典志编辑出版工作。
(五)专项事务管理务实高效。推进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扎实推进风石堰镇杉木村七宝山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稳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殡仪馆提质改造和公益性公墓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殡葬改革试点县。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规范登记服务程序,改善设施条件,提升服务水平。2020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544对,离婚登记1970对,补领登记1884对。2019年,完成全县婚姻档案历史数据补录133276对,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被评为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构。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今年新发展社会组织10家。加强社会组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改革,简化登记手续,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供给、发展特色产业和社区治理。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扎实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今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50人次,重度精神病人192人次。推进老区工作。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完成《祁东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出版工作。
(六)大力推进民政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祁东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建设,殡仪馆提质改造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装修和设备安装,年底前即将投入使用。鸟江镇区域性敬老院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春节前可搬迁入住。三个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民政设施条件,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
(七)全力做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八个最严"的要求,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守住了全县民政服务机构、服务对象零感染、零病例成果。认真落实市局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八字诀"要求,重点做好全县民政福利机构的防控工作,对全县所有福利老机构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领导包片联点责任制,对全县所有养老机构开展三次拉网式摸排检查,确保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看望老人,捐赠物资,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民政慈善职能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和爱心捐赠活动,今年县慈善总会共接收疫情防控捐款112.2万元,疫情物资价值381.8万元,为全县疫情防控发挥了社会力量。
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打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县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高质量抓好各项民政重点工作。
(一)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常态化防控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常备防疫物资,全力守护"一老一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决做到零感染、零病例。
(二)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突出重点救助对象,确保真正兜住底兜牢底,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一是打造多层次救助体系。完善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完善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到十四五期末,与十三五末期同比增长达30%以上。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对不符合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和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或实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受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以及临时遇困、生活无着人员,给予急难社会救助。二是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快实现城乡救助服务均等化。顺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救助帮扶。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
(三)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健全村(居)协商议事会议制度,深化村(居)监督委员会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出台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政策制度,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和社区协助服务事项,以"费随事转"的方式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理顺社区管理服务职能,继续完善村(居)一门式服务的平台建设和服务功能的提升,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推进村(居)民自治,做好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四)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出台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全力打造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县。"十四五"期间,在县城重点规划引导发展1-2个投资规模大,功能齐全的高标准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全力打造养老服务集团。
(五)全面提升专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水平。完善和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不断规范弃婴收养行为,适度扩大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积极开展困境儿童分类保障试点工作。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体系,提高惠民殡葬政策的覆盖面,推进殡仪馆殡仪提质改造和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殡葬执法力度,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创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县。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积极探索特殊受助人员集中安置。建立健全"三留守"关爱保护体系。
(六)加快推进慈善福利社工事业发展。大力宣传贯彻慈善法,继续抓好"慈善一日捐"活动,不断做大做强慈善品牌影响力。继续以"安全运行 健康发展"为导向,确保福彩工作正确方向和公益宗旨,始终做到福利彩票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是挖掘乡镇潜力,扩大阵地。计划在未来几年祁东区域市场福彩投注站达到70个以上。二是推进改革创新,提升销量,科学规范地管理福彩市场,力争年销量尽快突破6千万。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增强彩票风险防范能力。巩固拓展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全覆盖,加强专业岗位开发,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引导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养老服务、慈善救助和其它公共服务,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七)推进撤县设市区划调整。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撤县设市区划调整,对照国务院设市标准,补齐短板指标,加快落实县改市区划调整改革。
(八)加强民政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继续推进祁东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殡仪馆提质改造及城市公益性公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白地市镇区域性敬老院项目建设,推进太和堂镇区域性敬老院立项建设步划。"十四五"期间,新建祁东县老年公寓,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0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