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民政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兜好民生基本底线,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各项民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困难群众常态化帮扶机制。全县所有低保对象全部实行补差发放,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截止到6月底,全县农村低保保障11343户19633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121万元;城市低保保障2632户3333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38万元。农村低保标准为4800元/年,城市低保标准为600元/月。从2022年元月开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分别提高到75元/月。截止到6月底,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4448人次,发放补贴资金633.36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2280人次,发放补贴资金317.1万元。保障6112名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落实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今年来临时救助困难群众465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45万元。
(二)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发展。深化群众自治,抓好“三个清单”落实,配合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村居干部“放管服”承接能力;开展玉合街道、过水坪镇城乡标准化治理行动,巩固拓展基层一门式公共服务。深化创新实践,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创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相关工作。开展社会组织抽查,清理社会组织涉企收费行为。开展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动。强化平安边界建设,组织第四轮界线联检,做好界线界桩争议隐患排查化解工作,确保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三)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面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17家,公办养老机构23家,全县共有养老床位5463张。开展全县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排查整治行动,有效防范化解养老领域安全风险,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推进50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社区养老、公建民营养老等养老发展模式,努力创建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县。县人民医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打造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实现医疗和养老服务无缝对接,打造祁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亮点。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推进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重启建设。落实养老福利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守住全县民政服务机构、服务对象零感染、零病例成果。
(四)健全儿童福利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保障346名孤儿、43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分别达到950元和1350元每人每月。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信息数据库,全县共有留守儿童11800人,困境儿童3240人。完善关爱帮扶措施,持续推进“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举行“把爱带回家˙让孩子健康成长”“红心照童心˙党史耀前行”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防性侵系统治理“护蕾”行动,为未成年人构筑安全屏障。
(五)优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大力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今年筹集善款501万元。加快殡仪馆提质改造项目扫尾工作,积极开展“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及活人墓专项整治,继续推进移风易俗,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努力创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县。推动婚姻登记“全省通办”试点,开展婚俗改革,积极争创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县。到6月底止,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2075对,离婚登记524对,补领结婚登记569对,补领离婚登记63对。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完善救助制度,提升流浪救助服务质量,今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6人。推进福彩事业发展,上半年共完成福彩销售16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新发展理念、新工作要求、新发展机遇,新形式任务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地方,离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和短板,需要县委县政府支持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关于解决农村敬老院安全隐患的问题。一是全县有20所敬老院未进行消防备案。二是消防设备设施配备不到位。全县18所农村敬老院未安装自动报警、喷淋系统,石亭子敬老院只有部分建筑安装了自动报警、喷淋系统,10所农村敬老院未设置消火栓。三是马杜桥和黄土铺2所敬老院房屋建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拆除重建。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争利用2-3年时间,对19所农村敬老院配备消防设备设施,经测算每个敬老院安装消防设备设施需建设资金50-80万元,共需资金约1000万元。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马杜桥和黄土铺2所敬老院农村敬老院进行提质改造。
(二)关于继续实施社工站项目的问题。2018年,根据省民政厅文件精神,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县全面实施“禾计划”乡镇社工站项目。该项目合同期限为2019年3月16日—2022年3月15日,每年从社会救助专项中按照不超过当年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总量的2%用于购买服务。目前,三年服务期已满,为进一步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相关文件要求,需继续实施基层社工站项目。恳请县委县政府批准,同意将2022年我县基层社工站项目建设经费按照2021年度社会救助资金的2%共计254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并进行采购。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县民政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省市民政工作要求,努力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和社会保障中的兜底作用,推进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帮扶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统筹发展,积极构建综合大救助格局。深化低保专项治理,全面开展城乡低保大清查,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不断提高精准救助水平。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开展社会救助“网上办”“掌上办”试点,打造智慧民政。
(二)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补贴、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加快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失能半失能护理区改造。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农村互助式养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引导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精神关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落实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三年行动,推进安联网建设,实现存量养老机构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基本整治到位。防范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风险。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全力打造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县。
(三)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完成殡仪馆提质改造项目扫尾工作,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稳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推进殡葬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殡葬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殡葬执法力度,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努力创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县。
(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推进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抓好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升级达标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推进“互联网+社区”和智慧社区建设,努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五)推进民政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祁东县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重启建设,力争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完成殡仪馆项目扫尾工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