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民政局 >>计划规划

祁东县民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来源: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6-24 17:25


祁东县民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4年6月24日)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市民政部门工作要求,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驰而不息地深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改革创新,抓重点、补短板、促创新、惠民生,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认真抓好兜底保障

一是切实提高救助水平。从2024年元月开始,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7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50元/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90元/月/人。截至今年6月,全县城市低保保障0.2万户0.3万人,累计发放资金707.8万元;全县农村低保保障1.3万2.4万人,累计发放资金3356.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8.6万人次共775.1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4.9万人次共440.60万元。二是深化社会救助"网上办""掌上办"改革。从今年元月开始,临时救助全面实行"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着力打造"智慧民政"。今年以来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4313人次,发放救助金额419.3万元。三是集中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低保(含低保边缘家庭)专项治理。今年4月开始对全县城乡低保(含低保边缘家庭)以户为单位进行专项核查,以"五规范一督查一提升"为工作重点,强化动态管理,提升低保救助服务水平。规范救助资金管理。救助资金全部通过阳光审批系统发放,通过大数据校验,加强对资金发放的预警和监督作用,确保社会救助资金及时准确发放。

(二)强化养老服务供给

以满足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构建居家、村(社区)、机构相衔接,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相协同,具有祁东特色的农村养老体系。全力推进全县18家公办养老机构"五个统一"(名称统一、配置统一、标识统一、颜色统一、分区统一)建设,不断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灵官镇灵官社区、灵官福兴村、太和堂镇三口湾村等18个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80个村组农村互助式养老站点建设。今年已完成5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民生可感项目建设,推进275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已完成前期设计、预算等工作。加快玉合、黄土铺、归阳3个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全力推进县域安联网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强化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巩固消防审验成果,持续整治养老领域各项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打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违法问题。推进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建设,已完成装修招投标工作。

(三)加强公共事务管理

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新发展社会组织5个,变更登记21个。加强综合监管,加大抽查力度,健全年检制度,强化信用信息管理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加强地名规范管理和文化保护,规范地名命名、更名,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出台《祁东县"乡村著名行动"2024年度工作方案》,指导行政村完成命名摸底工作。加强市县界线联检联审,深化平安边界建设。

(四)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

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1150元和1600元每人每月。截至今年6月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3452人次,累计发放补贴300.2万元,保障孤儿1650人次,累计发放补贴160.1万元。及时召开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充分发挥未保领导协调机制作用,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全力做好"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开展全县困境儿童、低保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特困供养、农村单亲家庭、流动儿童人数摸底,详细掌握特殊未成年人底数情况。开展"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与法同行·护卫童宁"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10余次,关爱帮扶180人。利用寒暑假、"五一""六一"等节假日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开展防性侵、防溺水、心理健康关爱等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册,为未成年人构筑安全屏障。

(五)推动社会事务发展

全力推进婚俗改革。一是加大婚育新风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面貌二是发挥村(居)民理事会作用。指导各村(居)把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婚宴等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三是开展婚事新办活动。今年"5·20"在玉合广场举办28对新人的集体婚礼,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鼓励现代婚俗创新,摒弃旧俗陋习四是打造了蒋家桥镇龙兴村和河洲镇祥和村2个婚俗改革示范村,引领喜事新办的社会风尚。截至今年6月,全县办理结婚1785对,离婚登记602对,补领结婚证432对,补领离婚证73对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殡仪馆项目扫尾工作,持续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低碳祭扫、生态安葬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努力创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加大殡葬执法力度,今年来持续开展"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及活人墓专项整治2次,清理硬化墓2座、活人墓3座,坚决刹住了修建"活人墓""豪华墓"的歪风邪气。完成风石堰镇杉铺村七宝山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强福彩销售。制定了新增网点建设补贴方案和网点销量提升方案,组织福彩网点、业主学习福彩销售技巧,截至6月18日,全县福彩销量2157万元。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开展消防安全学习和演练全国救助宣传日活动。今年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3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全县养老服务水平整体不高。我县养老机构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小,养老服务人才极度缺乏,服务质量不高。建议加快推进公办敬老院县统筹、县管理改革。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对全县农村敬老院进行管理,提升全县养老服务水平。

(二)殡仪馆项目推进缓慢。殡仪馆建设因前期增加的项目未签证、结算不到位,导致建设方后续资金跟不上,殡仪馆扫尾工程建设滞后,将影响我县殡葬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社会救助工作。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指导乡镇(街道)实事求是开展低保认定,严禁低保审核确认不合理的"一刀切"问题。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强对社会救助领域公示、公布规范管理,加强社会救助领域违法违纪问题整治。探索推进容错纠错机制建设,鼓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等。大力提升社会救助广度、透明度。畅通救助服务热线,将全县26个乡镇(街道)及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热线向社会公示公开,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健全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强化跨区域核查,提升核查智能化水平。健全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强化跨区域核查,提升核查智能化水平。

(二)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在县城建成一所高标准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主要集中供养全县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加快蒋家桥、灵官镇两个区域性敬老院建设。今年内建设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点3个,完成27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力争年底前每个乡镇要建成2个左右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县域"安联网"和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抓好现有公办敬老院"五个统一"标准化建设。

(三)儿童福利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积极申报项目优秀案例,积极开展扶危济困志愿服务。

(四)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完成殡仪馆项目扫尾工作。加强殡葬政策宣传力度,倡导厚养薄葬、文明节俭治丧新风尚。全面落实县城治丧集中办理,提升全县火化率。加强公益性安葬安放设施建设,年内建成1-2个农村公益性墓地。

(五)社工慈善工作。一是开展社会组织实地检查及年检不合格社会组织处置工作。二是开展微公益慈善项目创投活动、优秀公益慈善项目评选等,依托社会组织打造慈善项目品牌。结合"中华慈善日"暨"湖南慈善宣传周"宣传活动,加大公益慈善宣传力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