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民政局 >>通知公告

2025年工作总结

来源: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5-09-08 09:29


今年以来,在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开展社会救助创新,提升救助服务水平,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现代化为重点,扎实开展民政领域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行动。救助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城市低保共保障2032户2959人,今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353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560.7元。农村低保共保障13769户,24129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802.68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306.4元。特困供养对象5697人,其中集中供养465人,分散供养5232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3432.97万元。今年共临时救助485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54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亮点

(一)、优化环境,扎实开展"群腐"专项整治。

按照《2025年全省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湘民办函(2025)4号)文件精神及上级工作要求,今年以来扎实开展了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中,我们加大问题线索摸排,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强化督查督办,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制定完善相关制度1项,开展集中核查3次。对于督查发现的26条问题线索,已全部列好问题清单交办相关乡镇(街道管理处),限期3个月内办结。目前已办结19条,剩余7条正在办理中。专项整治以来,新增城乡低保968户,1883人,新增低保边缘家庭472户,1160人,新增特困供养168户,172人。

(二)、提升服务,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1、提升能力,强化政策业务培训。

为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法规,提高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政策业务水平,我们将社会救助政策进行了梳理,编印了《社会救助政策汇编》,下发到全县26个乡镇街道(管理处)及所有村居(社区),指导基层工作人员按照政策规范审核办理救助业务。同时,我们于今年3月开展了"2025年社会救助年审培训暨村(居)、社区民生协理员政策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民政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养,使其熟练掌握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及社会救助年审工作流程,推动我县社会救助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2、精准救助,把好信息核对关口。

一是在全县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民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联动参与的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体系。民政与法院、发改、教育等23家部门和组织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二是把好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关,做到"逢进必核"、"逢复必核"。今年以来,社会救助新申请共发起核对9904人次,纳入低保1617人,纳入低边885人,纳入特困190人,给予临时救助2702人次;在保对象动态复核41488人次,退出救助218人。

3、有力保障,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今年1月起,我县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740元/月,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485元/月。城市特困人员和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1544元/年;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7566元/年。

特困供养人员根据其护理等级,分别按全护理567元/月、半护理284元/月、全自理170元/月的标准落实照料护理费。

截至今年5月,提标工作及提标资金补发已全部落实到位,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健全制度,规范社会救助年检年审。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年审工作的通知》(湘民函(2025)3号)等政策文件精神,确保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制定了《祁东县社会救助年审工作制度》。民政局负责统一组织,每年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年审。今年年审从3月1日开始至6月15日已全部结束。县民政局组织工作专班对乡镇核查结果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了集中抽查。共发现存在"核算不精准"、"家庭成员或法定义务人未全面信息核对"、"保障不精准"、"动态管理不及时"、"调查不全面"等七个方面方面存在191条问题线索,要求相关乡镇(街道、管理处)在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通过年审,全县共调整救助标准10537户17769人。年检年审制度的进一步规范,确保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规范临时救助,筑牢防御兜底线。

完善"分级审批"、"先行救助政策"。对"支出型"救助对象实行按月审批,对"急难型"救助对象按照其家庭困难程度采取"及时救助"或采取"先行救助"后补办资料的方式进行救助。对所有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的临时救助申请对象展开信息核对。凡是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救助。临时救助累计开展信息核对2753人次,其中41人因核出有不符合救助条件信息,未给予救助。

(四)创新工作,推进救助现代化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围绕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探索新路径,结合工作实际,在我县开展"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构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创新实践活动。一是整合了"两项政策"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健全预警指标体系,强化常态监测、预警,将低收入人口以及有潜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员全部纳入监测范围;三是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建立"衔接并轨"工作信息共享机制,累计共享信息145811条,联合开展全覆盖集中排查一次。通过信息监测、预警及集中核查累计纳入农村低保1239人,纳入城市低保2人,纳入农村特困109人;四是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持续推动社会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型升级。


祁东县城乡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2025年9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