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气象局 >>年度信息公开报告

祁东县气象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来源:祁东县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0-03-04 10:32

祁东县气象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9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衡阳市和祁东县县委县政府关于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文件精神, 围绕公众关切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气象相关,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发展良好。现将本单位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汇报如下:  

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祁东县气象局办公室联系(地址:祁东县玉合街道胜利巷156号;邮编:421600;电话:0734-6264733)。

一、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人员设置情况。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确定一名职工具体负责信息公开日常事务,审批股负责依法申请公开工作。同时,办公室指定一名同志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络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工作。每年根据人员变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

(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情况。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建立了一套涵盖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澄清虚假或不完整环境信息、监督检查等工作制度。为适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局不断对有关工作制度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三)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开指南的编制、更新情况。2019年我局按要求编制并公开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办事指南。根据祁东县县政府办印发的年度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中明确的有关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以及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审批、权力和责任清单等公开事项,主动、及时地对门户网站的公开目录进行更新和调整,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

(四)政府信息公开载体的建设、运行情况。我局政府信息公开载体主要是祁东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本年度我局及时更新网站信息,提前发布活动预告、重大气象信息等,着力完善气象热点问题的解答和公开,满足公众获取气象信息和了解单位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气象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现政府、公众、企业各方在一个平台上信息的互联、互通、互动。

二、围绕衡阳市、祁东县县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特别是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9年,我局认真贯彻各项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气象的关注关切,全面推进气象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通过电视台、网站、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钉钉、QQ、气象电话等媒介及时发布寒潮、冰雹、大风、干旱、高温、雷电、暴雨、大雾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点抓公开工作的提高更新频率和服务质量。对公众关切的气象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和公开,对气象行政审批信息按要求进行公开,切实提高了公众知晓率与满意度。

(二)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情况。2019年,我办通过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祁东县气象局2018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祁东县气象局权力和责任清单》等重要文件,年度累计行政审批事项125件。为帮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气象领域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密切关注还回应社会关切。

(三)不断推进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力度。强化部门预算决算经费公开:及时公开了《祁东县气象局2018年预算》;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公开:做好干部任前公示、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开,及时公开《衡阳市气象局2019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拟招录人员公示》等信息;同时,切实做好"信息公开"栏目的信息维护更新工作。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9年,祁东县气象局共受理申请17件,其中涉及气象观测数据申请17件,均已全部按照规定办理完毕。
  四、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或减免费用情况
  2019年,祁东县气象局无因依申请公开信息而收取或减免费用的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9年,祁东县气象局无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被申请复议或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依申请公开工作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二)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完善信息公开管理机制,不断规范政务公开行为,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政务信息化创新集约高效发展。 五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