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审计局
2012至2014年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审计工作需要,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加快推进我县审计信息化建设,根据我县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探索创新审计方式为核心,加大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为审计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总体目标
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进一步推广审计管理系统(OA)、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应用,完善审计专用网络和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公文处理无纸化、审计管理微机化、审计过程电子化。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按照金审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认真规划,根据资金情况和审计工作的实际,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逐步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中的运用。
(二)强化培训,以人为本。围绕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管理,突出重点,优先抓好培训工作,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与提高人员素质结合起来。
(三)励行节约,注重实用。从实际出发,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出发点,立足现有资源,以“简单、实用、高效”为基本原则,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四、主要任务
(一)强力推进审计管理系统应用
完善网络建设,实现与市审计局审计专网的联接,在2012年底要全面启用审计管理系统,所有审计业务文书要通过审计管理系统在网上传递、复核和签发,基本实现审计业务流程无纸化。2013年,要实现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审计管理系统的交互对接,通过审计管理系统进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公文处理、机关事务管理等,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为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快速、及时的信息支持。2014年,通过审计管理系统初步建立被审计对象基本资料数据库、审计资料数据库、审计报告数据库、财经审计法规数据库、审计专家经验数据库等基础性数据库,为审计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二)普及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
三年内普及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2012年,所有审计业务人员的计算机必须全部安装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软件,全局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完成审计项目两个,并作为AO应用实例上报市审计局。2013年,每个业务股室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各完成审计项目一个,并作为AO应用实例上报市审计局。2014年,有条件的审计项目要全部使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每个业务股室上报市审计局AO应用实例两篇。采取措施,加强协调,争取被审计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畅通获取审计所需有效电子数据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对现有审计业务人员的培训,2012年至2014年局每年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一至二次,不少于15天。至2014年底,男55岁、女50岁以下的审计业务人员必须通过计算机初级水平或AO认证考试。2013年、2014年每年各选派4人到省审计厅参加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培训,至2013年底所有业务股室的负责人必须通过省审计厅的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考试,其余45岁以下的审计业务人员在2014年底通过省审计厅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考试。通过三年培训,推荐1人到审计署参加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考试培训,争取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考试达到2人。二是立足对现有人员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人员编制,引进计算机专业人员1-2名。三是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人才的申报,力争在2014年底,计算机审计能手达到2-3人。
(四)推进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完成局域网建设,部署审计管理系统,提高网络速度,实现与市审计局专网的互联互通。为每个业务股室配置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移动硬盘、数码相机、录音笔等必要的信息化设备。2013年,完成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购置高性能服务器1-2台,提高审计机关数据存储、处理能力。至2014年底,完成审计会商系统建设,形成与省、市审计机关联通的全省审计会商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局长张佑元任组长,党组书记雷建军任指导员,副局长李雅琳、副局长周靖、总审计师谢军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全局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制定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计算机审计中的具体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长效机制。
(二)加大投入,抓好建设资金的筹措
积极向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宣传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争取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多途径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按照金审工程建设和省审计厅唐厅长讲话“县市区每年要投入30万元”的要求,争取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证,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进行安排。
2012年计划投入20万元,其中:购置计算机21台10万元,网络建设3万元,人员集中培训3万元,奖励1万元,设备日常维护3万元。
2013年计划投入25万元,其中: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10万元,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培训4人8万元,人员集中培训3万元,奖励1万元,设备日常维护3万元。
2014年计划投入25万元,其中:审计会商系统建设10万元,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培训4人8万元,人员集中培训3万元,奖励1万元,设备日常维护3万元。
(三)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鼓励审计人员学习和钻研计算机审计知识,视情况给予不同比例学费报销,并对通过资格考试的进行奖励,在规定时间内未通过考试或未完成计算机审计任务的进行惩罚。
参加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培训,第一次报销培训费的100%,第二次报销80%,第三次报销50%,超过三次的不予报销。凡通过AO认证考试或计算机初级水平考试的奖励500元/人,通过省审计厅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考试的奖励1000元/人,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考试的奖励2000元/人,以上奖励未一次性通过的减半享受。2014年底45岁以上审计人员凡没有通过计算机初级水平考试的,当年不评先、评优,并扣发当年度地方津贴22%部分的50%。45岁以下的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2013年底没有取得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的,当年不评先、评优,并扣发当年度地方津贴22%部分的50%,2014年底仍未取得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的,除当年不评先、评优,并扣发当年度地方津贴22%部分的50%外,还要进行岗位调整不再担任股室负责人。其余45岁以下的审计人员2014年底未取得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的,当年不评先、评优,并扣发当年度地方津贴22%部分的50%。
2012年,完成AO应用实例上报任务的股室,每个实例奖励2000元,未完成AO应用实例上报任务的,每个实例处2000元罚款。2013年,完成AO应用实例上报任务的股室,每个实例奖励1000元,未完成AO应用实例上报任务的,每个实例处1000元罚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