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水利局>>计划规划

祁东县水利局十四五工作规划

来源:局办     发布时间:2022-05-27 08:35

祁东县水利局十四五工作规划
(一)工作思路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疗、两手着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谋划水利发展的总体性、战略性、综合性规划,突出补短板、成系统、强监管,重点解决我县水利发展工作的重大方向、重大布局、重大项目、重大行动,是"十四五"的重要指引,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现实性和政策指引性。

(二)主要任务

1.加强项目建设,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利保障体系,为实现由大到强、建设美丽祁东提供坚强支撑。积极配合犬木塘水利工程在我县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水利设施体系。防灾减灾项目计划治理河道3条,新建堤防30公里、排水渠8.5公里、疏浚河道60公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除险加固中型水库2座;依托县城供水工程,"以城带乡",建设智能化供水管理系统和调度中心,对5处水库水源地增设封闭隔离围栏、标识和警示设施;规划总投资18000万元对7个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建骨干渠道400公里。

2.建设河湖健康发展新格局。保护河流健康生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逐河落实河湖管理和维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深入推进落实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逐步构建主体到位、职能清晰、体制顺畅、责任明确、经费落实、运行规范的河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监督到位、考核严格、保护有力、社会参与的河湖健康保护局面。

3.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一是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三条红线",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健全取水计量、水质监测和供用耗排监控体系,严控区域取用水总量。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二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取用水量已达到或超过用水总量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区域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强用水效率管理,修订完善用水定额标准体系,落实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制度。三是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围绕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从水旱灾害、水供求态势、河湖生态需水、地下水开采、水功能区水质等方面,科学评估全县水资源安全风险,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4.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推进节水规划编制、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型示范单位、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因地制宜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强各行业、各领域取用水监管,从严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5.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县级骨干水网工程建设。结合全县水资源布局及国民经济产业布局,加强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建设,时间上实现丰蓄枯用,空间上实现丰枯互补。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余缺互补,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网体系,保护河湖湿地水源涵养空间,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6.强化水旱灾害防治。通过山洪灾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型水闸加固改造、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实施,使全县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达到"小灾无影响、中灾能承受、大灾能自救、巨灾不失控"的四水准防灾减灾要求,使综合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7.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建骨干工程,配套末级渠系,加强供水计划管理,优化用水调度,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