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水利局2024年乡村振兴水利保障
工作要点
2024年,祁东县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水利实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水利保障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水利力量。
一、持续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
(一)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1.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对全县55个脱贫村、供水薄弱村、自然灾害影响村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开展动态监测,重点做好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饮水安全状况排查,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保持问题动态清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饮水安全问题底线。
2.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无法纳入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的村组,因地制宜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确保不落一户一人。到2024年底,力争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
3.强化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加快推进农村供水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建立专业化管护平台,推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收缴,推进标准化管理。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乡镇级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到2024年底,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按要求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强化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自检,加强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巡检。
(二)增强脱贫村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4.实施水利人才帮扶。发挥驻村帮扶和驻村第一书记作用。
5.实施水利劳务帮扶。在重点水利工程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河湖管护、水土流失治理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推动更多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增加就业收入。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河湖管护就业岗位中优先吸纳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的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
6.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统筹推进巩固拓展水库移民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加大移民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帮扶力度,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特色产业,完善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库移民人居环境。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总结评估工作。
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水利任务
(一)强化农村防洪能力建设
7.实施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抓好水毁设施修复重建,推进骨干河道治理及堤防达标建设,开展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水库除险加固。2024年完成实施25座小型病险水库及1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消除存量隐患。
8.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强化山洪灾害防御,推进山洪沟治理项目实施,推进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小流域"四预"能力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二)完善农村抗旱工程体系
9.实施灌区建设改造。持续推进中型灌区改造升级,支持脱贫村实施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三)加强水旱灾害应对
10.推进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建设。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文站网建设和水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重点实施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大江大河支流、重点水生态敏感区等水文站网建设,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应用,进一步延长雨水情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准度。
11.强化水工程防汛抗旱调度。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统筹运用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各类骨干水利工程在防洪中的作用,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减灾效益。精细调配抗旱水资源,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四)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12.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生态补水,加快推进河(湖)复苏行动。强化地下水保护治理。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13.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推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平方公里。
三、不断增强农村水利管理服务能力
14.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加强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推进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加强小型水库、骨干淤地坝等水利工程安全及运行监测设施建设。
15.强化河湖长制。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规范河湖长履职行为,推动各级河湖长有名有实。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以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为重点,清理整治河湖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问题,将清理整治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农村小水库延伸。
16.强化水资源管理。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加强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控制。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研究制定取水计量设施保护和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灌溉机井"以电折水"取水计量。推进区域水权、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等用水权交易。
四、全面强化保障措施
17.加强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实效。
18.强化督促指导。强化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督导问责,压实各单位,各部门工作职责。开展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调研,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编辑 李建华
二审 王雯黎
三审 江湖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