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在建设及营运过程中必须按照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要求,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并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项目在建设过程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远离敏感区施工,同时采取隔音、消声措施,做到文明施工,避免施工扬尘、污水等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2、加强营运期废气环境管理工作。本项目营运期废气:①激光焊接烟尘采用集气罩收集后引至生产车间外无组织排放。②滚压粉尘,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③涂布干燥工序NMP废气,在各电极厂房正极涂布生产线配设1套NMP回收系统净化处理工艺,净化装置处理后废气分别配备1根15m高排气筒外排(1号电极车间对应编号1#排气筒,2号电极车间对应编号2#排气筒,3号电极车间对应编号3#排气筒,4号电极车间对应编号4#排气筒)。NMP回收系统采用“二级冷凝+沸石浓缩轮转”回收技术对NMP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进行处理,经二级冷凝回收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最后由15米排气筒排入大气,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排放限值中非甲烷总烃(50mg/m3)的要求。④储罐呼吸废气(NMP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通过加强生产车间通风换气,保持车间湿度及温度,防止非甲烷总烃在车间内集结。⑤电解液废气,在各化成厂房针对收集的电解液废气设1套活性碳吸附装置吸附,每套活性炭吸附处理装置配备一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排放限值中(非甲烷总烃50mg/m3、氟化物无具体标准限值要求)的要求。⑥燃气锅炉废气,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经8米高排气筒排放。其排放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锅炉,燃气锅炉标准(SO2≤50mg/m3、NOx≤200mg/m3)。⑦食堂油烟废气,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引至楼顶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 3、加强营运期废水的环境管理工作。项目食堂废水单独设隔油沉淀池预处理,其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搅拌罐清洗废水采用收集池收集后加入絮凝剂进行沉淀,生活区保洁废水同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同电池清洗废水一起进入厂区内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间接排放”标准,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归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后外排湘江。纯水制备浓水作为清净下水经雨水管网外排至白河。 4、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确保厂界东、西、南三侧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a类标准;北面场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5、加强营运期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工作。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中转物以及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厂区一般固废暂存间,外卖给物资回收公司;包装纸箱及塑料包装袋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粉尘经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危险废物主要分为废电解液、废无尘布、废电极板、废活性炭、NMP回收液,分类收集后暂存于达到环保要求的危废暂存间,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项目的电解液空桶、SBR空桶、NMP空桶为中转桶,产生量约50t/a,分类收集后返回原供货厂家回收利用,在厂区内暂存过程中需按危险废物暂存要求进行暂存,避免遗洒;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6、本项目存在一定环境风险,为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建设单位需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对废气处理装置进行检修,加强管理和监控,将风险事故率降至最低点,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