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统计局 >>通知公告

祁东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祁东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1-14 11:14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加快发展的紧迫任务,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战场、把工业经济作为主动力、把转变作风作为主抓手,团结拼搏,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实力提升、活力增强、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8.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9%。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65亿元,增长4.7%;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2.03亿元,增长8.2%;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49亿元,增长15.6%。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2.1%、33.7%、54.2%,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1.2、3.4、5.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894元,增长9.1%。

全县三次产业比为25.5:37.6:36.9。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7、1.6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1.7%,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

 

二、农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75亿元,增长4.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3.15千公顷,增长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92千公顷,增长3.5%;油料种植面积31.35千公顷,增长0.1%;蔬菜种植面积25.85千公顷,增长9.4%。粮食总产量46.16万吨,增长3.9%;出栏肉猪130.86万头,增长4.8%;出栏牛1.22万头,增长15.1%;出栏羊29.7万头,增长4.1%;出笼家禽1035.46万羽,增长0.6%;水产品产量5.34万吨,增长5.3%。

2014年祁东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量(吨)

比上年同期增长(%)

粮食

油料

#油菜籽

棉花

烤烟

茶叶

水果

蔬菜

猪肉

牛肉

羊肉

水产品

461618

45737

39770

328

3503

112

90862

898558

104680

1464

5046

53408

3.9

2.8

2.9

0.5

0.5

1.8

1.5

8.8

8.2

15.4

7.3

5.3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369个,增长23.4%;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5194人,增长20.6%。

全年农村用电量26445万千瓦时,增长4.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89679千瓦,增长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按同口径计算,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201.75亿元,增长8.8%,规模工业增加值57.75亿元,增长8.3%。在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长8.6%,重工业增长9.3%。规模工业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1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2.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下降1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5%。

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9.96%,比上年增长0.0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4.6亿元,增长11.7%;利润15.35亿元,增长12.3%。

2014年祁东县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

铁矿石原矿

万吨

285.2

-9.6

铅金属含量

万吨

5.8

31.8

锌金属含量

万吨

4.1

28.1

水泥

万吨

80.2

7.9

商品混泥土

万立方米

58.2

10.0

家具

万件

40.1

8.7

糖果

万吨

52.4

33.3

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1.46亿元,增长34.5%;建筑业增加值3.49亿元,增长13.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6.79万平方米,增长38.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1.89万平方米,增长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17.16亿元,增长25.1%。其中,城镇和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12.33亿元,增长23.0%;国有投资37.33亿元,增长48.5%。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201个,增长14.2%。

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6.46亿元,增长23.5%。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4.88亿元,增长6.2%,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7%;制造业投资59.58亿元,增长25.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3.86亿元,下降11.9%。

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4.83亿元,增长1.05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4.89万平方米,增长14.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4亿元,增长12.6%。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增长19.6%,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增长16.1%;五金电科类增长19.4%,家具类增长18.4%;通讯器材类增长9.7%;汽车类增长20.5%。

全年物价总体呈上涨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5%,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3.8%。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县进出口总额1068万美元,增长128.2%。全县引进内资项目40个,增长48.1%,实际到位内资25.8亿元,增长43.0%;新批外资项目17个,增长21.4%;实际利用外资7680万美元,增长15.0%,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外资7680万美元,增长15.0%。对外劳务输出526人,增长26.0%。

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0.76亿元,增长23.5%,接待游客6.86万人次,增长33.4%。

 

七、交通和邮电

 

公路货运量570.47万吨,增长5.0%,公路货运周转量57938.27万吨公里,增长8.0%;公路客运量1355.08万人,增长3.0%,公路客运周转量27941.64万人公里,增长5.0%。全县公路线路年末里程24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0公里。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3.2亿元,其中邮政业务、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0.77亿元和2.4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94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4.88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财政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46亿元,增长11.4%。一般预算支出35.41亿元,增长17.1%;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为7.43亿元、6.53亿元和4.7亿元,分别增长16.2%、26.1%和17.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6.99亿元,增长14.0%。其中,个人存款185.89亿元,增长16.2%;单位存款31.12亿元,增长13.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06亿元,增长2.6%。其中,短期贷款为19.41亿元,下降16.5%;中长期贷款30.41亿元,增长18.7%。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1.97亿元,增长16.4%。各项赔款支出0.65亿元,增长14.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县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6年。

2014年祁东县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招生及毕业生数

指标

招生数

在校人数

毕业人数

绝对数

(人)

增长(%)

绝对数

(人)

增长(%)

绝对数

(人)

增长(%)

中等职业教育

1753

-12.6

5096

1.9

1536

18.4

普通高中

5781

4.7

15381

5.3

4477

2.7

初中学校

13029

-3.1

39107

3.8

12465

8.7

普通小学

10770

-7.8

71313

-1.4

12470

0.1

特殊教育

22

--

56

42.9

--

--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13.4%。专利申请量为139件,增长27.5%,授权量为48件, 下降20.0%,争取国、省科技项目4个,共获无偿科技资金120万元。顺达矿业与中南大学合作成功获得了铁矿选矿新技术——快速还原焙烧法;湖南新丰果业有限公司与中南林科大合作创办的枣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衡阳市科技局确定为衡阳市枣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图书馆全年累计完成借阅12万人次,借阅册次16.91万册次,办理电子借阅卡1021张我县祁东渔鼓与永州零陵渔鼓、常德九澧渔鼓以“湖南渔鼓”为名联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申报的祁东草席传统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衡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城区有线电视用户88672户。年末全县共有档案馆1个,馆内存档158735卷,已开放各类档案135826卷。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27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186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67人,注册护士801人,医院床位2444张。

全县新建农民健身工程45个,新建室外健身路径10条。在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中,我县运动员代表衡阳市队参加了射击、武术、散打、田径等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4.5枚,银牌6枚,铜牌3枚。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政基础设施项目共计13个,完成投资3.1亿元。改造了南山二巷体泰路等背街小巷41条,新安装路灯553盏,其中背街小巷315盏,白云路102盏,建设路56盏,莲花路80盏,新区雨污分离工程、莲花路、祁丰大道等开工的7条路共铺设管网8.6公里。城市污水处理量全年累计为855万吨,污水处理率为80.1%。新增燃气开户2589户,燃气主管网铺设近4公里、庭院管网铺设36公里;城市绿化率为35.5%;城镇化率为38.7%;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04户。投资20万元以上乡镇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7个,其中重点镇基础设施1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3个,乡镇街道设施进一步完善。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为15880.9吨和1836.1吨,分别减少3.0%、3.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463.1吨和3196.8吨,分别增长0.7%、0.3%。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8起,死亡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9。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6.04万人,性别比为113.0:100。全年出生人口1.47万人,出生率13.9‰;死亡人口0.36万人,死亡率3.4‰;人口自然增长率1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8:100。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2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72元,其中食品支出4862元、居住支出3069元、医疗保健支出627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1501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9.9%。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0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75元,其中食品支出2517元、居住支出1495元、医疗保健支出644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654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5%。

全年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惠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1.6万人和4.5万人,发放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635.2万元和5857.4万元,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职工人数分别为21146人、48365人、55942人、65586人、35230人,分别增长1.0 %、-4.7%、1.7%、1.4%、5.0%;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6369 人,增长13.8 %。社保基金安全完整率和规范运作率达100%。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据以《2015年祁东县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14年与2013年同比结果。

4.总人口、出生率、出生性别比由县公安局提供。

5.邮电数据包括邮政、电信、移动和联通。

6.保费数据由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