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情况
(一)部门职责
1、承担中央和省、市颁发的各项信访工作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2、负责处理国内群众、境外人士、法人及其他组织通过信访渠道给县委、县政府及领导同志的来信、来电、来访和网上投诉;负责做好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接待上访群众的组织服务工作。
3、承办中央和国家机关、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信访事项,督促检查领导同志批示件的落实情况;对本县辖区内各单位交办信访事项,督促检查处理落实情况。
4、综合反映群众信访中的重要情况和带政策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统计、分析信访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5、协同有关部门处理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信访问题;协调处理群众来县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和异常、突发性信访事项;协调指导全县各级党政机关的信访工作。
6、承担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承担县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县人民政府信访事项的复查复核工作。
7、总结推广信访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开展对信访工作的宣传和理论研讨;对本县辖区内各单位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协调、检查、考核。
8、负责全县网上投诉处理工作;指导全县信访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指导信访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
9、掌握全县信访工作队伍建设情况,提出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措施;对信访工作中失职、渎职行为提出处理建议;组织信访干部培训。
10、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
祁东县信访局由县委和县政府共同管理,以县政府管理为主。下设办公室、办信股、社会工作股、复查复核股、督察督办股、信息综合股共工作室六个股室。
祁东县信访局是正科级全额拨款单位,共有编制18名。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圆满完成当年工作任务,财务收支平衡。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23年年初预算安排情况:年初预算收入273.55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支出273.5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77.55万元,项目支出96.00万元。
与上年年初预算相比,增加11.62万元。变动主要原因是人员异动,人员退休导致预算数增减变化。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收入625.38万元,年初预算收入273.55万元,相差351.83万元;其他收入决算收入12.30万元,年初预算收入0.00万元,相差12.30万元。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决算支出261.97万元,年初预算支出236.66万元,相差25.3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决算支出78.46万元,年初预算支出16.61万元,相差61.8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决算支出236.49万元,年初预算支出7.83万元,相差228.6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决算支出36.00万元,年初预算支出0.00万元,相差36.0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决算支出12.46万元,年初预算支出12.46万元,相差0.00万元;其他支出决算支出12.30万元,年初预算支出0.00万元,相差12.30万元。
预决算差异主要原因:当年调资增资预算增加,人员异动、某些专项活动、考核等而发生的指标调剂,中央省市级安排的专项资金、单位之间、单位内部往来等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收入支出结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625.38万元,占全年收入98.07%,与上年度相比增加243.1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00万元,占全年收入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00万元,占全年收入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事业收入0.00万元,占全年收入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00万元,占全年收入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其他收入12.30万元,占全年收入1.93%,与上年度相比减少-112.52万元。
支出支出结构:基本支出429.31万元,占全年支出67.32%,与上年度相比减少-77.79万元;(1)人员经费394.62万元,占全年支出61.88%,与上年度相比增加26.92万元;(2)公用经费34.69万元,占全年支出5.44%,与上年度相比减少-104.71万元;项目支出208.37万元,占全年支出32.68%,与上年度相比增加208.37万元;基本建设类项目0.00万元,占全年支出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支出0.00万元,占全年支出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
收入支出与上年差异主要原因:人员异动、某些专项活动、考核等而发生的指标调剂,中央省市级安排的专项资金、单位之间、单位内部往来等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0.0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00万元,占“三公”经费支出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00万元,占“三公”经费支出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公务接待费0.00万元,占“三公”经费支出0.00%,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00万元。
(2)培训费支出情况:0.00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减少0.03万元。
(3)会议费支出情况:2.00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1.87万元。
(4)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无。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无。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根据报表项目分析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情况,支出要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析具体构成及特点。
5.非财政拨款收入分析。
根据报表项目分析非财政拨款收入情况,按照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分析具体构成和特点。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没有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分析年末结转结余。按照资金来源、资金性质分析,没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情况。
2.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对资产、负债信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概述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概述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如有)。
2023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我乡20xx年度绩效自评得分为97分。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预算编制不够明确和细化,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需要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控制有一定难度,基本为刚性支出。针对上述问题,拟制定整改措施: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办公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无。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无。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无。
(三)对部门决算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无。
1.自行增加的审核公式和模板,请说明设置依据。
无。
2.对部门决算报表修订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表样、指标设置、软件、审核公式、模板和编审问答等,请列出并说明修改意见。
无。
3.对部门决算其他管理工作的建议。例如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部门决算信息化建设等建议。
无。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