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应急管理局 >>工作机构>>领导信息

2013年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20 11:04

关于全县2013年安全生产情况及2014

安全生产工作思路的通报

县安委办主任、县安监局局长  肖钟

2014年35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县安委会通报2013年全县安全生产情况和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一、2013年全县事故指标控制情况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2013年,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敢”字当头、“严”字把关、“防”字在先、“实”字为本四字方针,突出打非治违和隐患整治两大重点,深入推进“三大行动”和“一打三整”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起,死亡9人,受伤68人,直接经济损失92.58万元。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对比减少10人,下降55.5%,事故起数减少51起,下降77.2%,事故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范围内,全县未发生一次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水上交通、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领域实现零死亡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13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责任抓落实。一是强化制度。县委、县政府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要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时研究部署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坚持每月带队开展至少一次督促检查,有力促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深入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岗位、到人头。二是加大投入。为充分激发监管人员工作积极性,县财政每年按全县人口人平3元的标准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并创新给予一线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每月320元岗位津贴、村级安全生产信息员每年1000元/人的安全生产补贴。三是明确责任。对全县170个高危行业企业全部实现“一个企业、一个县级领导、一个部门人员、一个乡镇干部”的“四个一”捆绑责任制,对关停企业实行“盯守人员进驻企业,24小时盯守”制度,全县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政府全面负责”的工作局面和县、乡、村三级无缝监管网络,改变了以往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层层减弱的倒金字塔式监管结构。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各监管部门将企业主体责任、职工岗位责任落实情况纳入重点监管内容,对责任不落实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通过严格监管推进落实。并强化责任捆绑、责任追究,严格“事前问责”,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坚决落实“一票否决”的考核办法,坚决执行“四不放过”原则,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倒逼约束力。

(二)突出宣传抓氛围。在宣传范围上突出广范围。全年共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进企业、进工地、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七进”等活动。县政府一次性投资12万元,共制作65块大型永久性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和标牌。8-10月,县财政拨专款设立10万元的基础奖金,用于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大竞赛活动,采用“同奖同罚”的方式,重点对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隐患整治进行评比。创新以渔鼓等当地戏曲为载体,创作了《安全是一把锁》等渔鼓曲目,在全县广大企业、各乡镇集市演出达300场次,把安全知识送进社区和家庭;全县各学校通过举办安全专题讲座和召开家长会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把安全文化送进校园。在安全生产培训上突出深层次。对副科级干部进行安全生产党校第一课培训,灌输安全生产理念;举办了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全县300多家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考试;组织学生近3万人次参加各类安全专题讲座。另外,县安委办组织神龙矿业有限公司和洪桥镇第七小学分别开展了矿山应急救援演练和学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增强了我县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实战能力,提升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三)突出源头抓提升。一方面,对新上项目严格行政许可。对未履行安全生产“三同时”手续的一律不允许投入运营和使用,坚决杜绝“先上船、后买票”现象,严防企业“带病态运行”。新建项目在立项前,必经安监、发改、环保等部门“联合会审”,严格进行安全审查,审查未通过的一律不予立项,从源头上做到了治理到位,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对高危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创建。采取“政府主导、积极引导,细化服务、强化措施,整体规划、分类推进”的办法,按照“政府负总责,安委办综合协调,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企业组织实施”的工作责任体系,实行分类推进。同时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尽快达标。对不按要求进行标准化创建的企业一律无限期停产整顿,经停产整顿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关闭取缔,凡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一律关闭取缔。到目前为止,全县43家持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4家完成了三级安全标准化创建,还有9家正在创建,36家完成了药物工序机械化改造,改造率达100%,同时对引线厂的专项治理正在有序进行,53家小型露天矿山企业中有31家完成五级标准化建设,高危行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四)突出整治抓监管。按照“企业自查、部门检查、政府督查”思路,深入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大检查,做到不漏查一个单位、不漏查一个岗位、不漏查一个隐患,对排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一企一患、一患一档”隐患台账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定岗、定人、定责、定时的“四定”整改措施,对非法违法生产行为采取扣押、刑拘等措施严厉打击。

今年来,全县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235处,其中已整改2156处,整改率达96.46%。县安委会督办重点安全隐患20处,全县共关闭取缔非法生产的企业42个,查处超速10250起,超载650起,超员120起,疲劳驾驶355起,酒驾45起,行政拘留24人,刑事拘留4人。

二、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2014年,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年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指标范围内,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落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抓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以安全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继续推进乡镇(街道)规范化安监站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安全监管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按照规范化建设进度要求,推进乡镇安监站规范化建设,力争2014年,所有乡镇安监站全部达到规范化要求。

三、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一是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以建立隐患排查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为重心,明确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按照政府抓督促、企业抓整改的思路,将重点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联合检查相结合,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二是继续实施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继续挂牌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大安全隐患单位,解决一批重点隐患整改单位。三是继续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四、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2014年,重点推进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或从业人员15人以上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逐步扩大标准化创建覆盖面,同时对2013年未达标的规模以上企业,继续督促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五、严格落实“打非治违”措施。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运用集中执法、专项督导等方法,加强对“打非治违”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依法处罚和严肃追责“四个一律”措施。建立“打非治违”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促使各类企业依法依规搞好安全生产。严肃查处瞒报、迟报事故行为。

六、创新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深化社会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载体,不断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进一步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强化企业安全培训,继续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基础培训,在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的同时,加强自我管理、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三级教育的体系建设,强化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三是按计划要求推进全员安全培训,保质保量完成全员安全培训任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安全生产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诚合作、艰苦奋斗,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通报完了,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