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白地市镇>>法规文件

村庄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15 18:00

村庄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由村长(支书)任主任,村组干部为成员的防火安全委员会,负责辖区内自然村消防工作,并要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50户以上自然村应明确防火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领导和组织本村开展防火工作。

二、消防工作室内配备必要的文件、资料柜,办公桌以及办公用品,悬挂张贴农村消防建设示意图、消防组织网络图及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宣传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消防业务学习制度、例会制度、村委会的消防工作职责)。

三、50户以上自然村须建立义务消防队和邻近自然村之间建立联防义务消防队,具体负责实施本自然村和邻近自然村的防火、没货、消防宣传等工作,队长由村(组)长担任,人员明确分工,义务消防队人数不低于10人。

四、制定乡规民约、用火用电管理、夜间巡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器材维护保养、柴草推放、义务消防队训练、演练及奖罚等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五、消防大队负责对农村义务消防队骨干的培训工作。然后由农村义务消防队骨干对农村义务消防队每季度进行一次训练,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演练。

六、建立防火工作档案(消防检查、巡查档案、消防设施器材档案,消防宣传教育档案),做好村(居)日常消防工作记录,制定灭火预案。

七、在自然村进出主要路口、村民活动场所(村老人会)等部位设置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村民防火公约和消防警示牌,村内设置不少于5处消防安全宣传标语。每季度组织全村人员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并做好激励。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日及每年“119”消防宣传日轰动期间组织村民进行防火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组织灭火演习,提高辖区村民自防自救能力、

八、配备火钩、火叉、消防梯、消防水桶必要的灭火器材工具。其中,试点村消防器材配备数量:30户的不少于8具,3050户的不少于12具,超过50户的不少于20具,并合理布局。要有效利用天然水源,无天然水源的村应设一个不低于 20立方米 的消防水池(塔)、定期清理,确保消费用水,每家每户在户外设置一个容量不少于 1立方米 的水池货水缸、有条件的村结合饮水工程安装消火栓、配备水带、水枪和手抬机动泵。

九、审批宅基地要考虑消防安全,保持防火间距,控制建筑耐火等级。

十、对辖区内村民住宅及公共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规范车间、仓库、员工集体宿舍,严禁“三合一”现象,注意防火安全。

十一、协助公安消防、派出所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火灾调查处理工作。

十二、及时总结、开展村安全评比活动,全面提高村民的防火安全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