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政发〔2023〕45号
2023年白地市镇双季稻轮作试点实施方案
为稳定扩大我镇优势双季稻区双季稻面积,调优水稻品类结构,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轮作休耕、油菜扩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23〕18号)有关要求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耕地轮作、油菜扩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动我镇粮食生产持续稳产增产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双季稻轮作(早专晚优)"模式为突破口,按照"市场+基地+主体+品牌"产业化开发模式,在我镇双季稻生产优势区,通过推广专用优良品种,落实关键技术,补齐关键短板,促进我镇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生产主导向品牌引领、粗放经营向绿色发展、小而全的传统农耕向现代社会化服务的专业生产转变。通过创建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试点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我镇粮食大面积区域性均衡发展,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地点及面积
今年,我镇选择在传统双季稻优势区的铁塘桥村、华龙村、枫树山村、香锦坪村、白地市村、城东村、柏松亭村等村开展双季稻轮作试点。试点示范基地总面积3000亩。
三、主要工作目标
通过行政推动、技术促动和企业带动相结合,实现基地核心区双季稻种植全覆盖,基地内无抛荒田、无"插花"和直播田;早专晚优品种应用率100%;标准化栽培率100%;双季稻单产达到1100公斤,其中早稻550公斤、晚稻550公斤;订单生产及合同兑现率100%,早稻专用加工型稻谷、晚稻高档优质稻稻谷加价幅度分别在7.5%、20%以上,双季稻亩平增收300元以上;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80%;规模化生产面积占创建面积比重要达到80%以上;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面积占创建面积比例要达到90%。全县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1个、产品品牌2个,基地种植主体满意度达95%以上。
四、实施内容及要求
在示范基地内按照统一集中育秧、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五统一"要求,因地制宜地搞好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的落实:
1、落实试点示范面积。各项目实施村要将落实试点示范面积作为双季稻轮作试点的基础和重心,要与承担任务的种植主体签订双季稻轮作试点工作协议,实行层级包干,千方百计予以落实。试点示范选址要做到集中连片,采取种植主体自主申报制,由各村、社区与承担试点任务的种植主体签订双季稻轮作试点工作协议,明确上下茬口作物、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要建立到村、到组、到种植主体试点示范面积台帐。
2、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各试点示范基地要根据早、晚稻品种的生育期合理搭配品种,确保晚稻能安全齐穗。双季早稻要重点推广陵两优268、五丰优317等专用加工型品种,双季晚稻重点推广隆晶优1212、泰优390等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基地良种覆盖率要达到100%,以200亩为单元,做到一片一种。
3、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各村要结合试点示范面积台账做好项目落实情况表,要将关键技术措施百分之百落实到位。一是集中育秧。双季稻轮作试点示范基地要实行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全覆盖。要严格规范播种和插秧时间。早稻在3月20日前后播种,4月20日前插完;晚稻在6月20日前后播种,7月22日前插完。二是合理密植。示范基地早稻要全面推行机插秧、机(手)抛秧。早稻每亩基本蔸要达到2万以上、基本苗要达到8万以上,比上年要增加15%以上。晚稻不能机插机抛的要采用划行器划行手插,每亩基本蔸要达到1.3万以上。三是科学施肥管水。示范基地水稻要全面推广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释肥、高效叶面肥等绿色肥料;要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普施壮籽肥,示范基地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秸秆直接还田率要达100%,切实减少化肥用量;水浆管理实行湿润灌溉,推行根际好气性灌溉,做到勤排勤灌,增强土壤通透性。四是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水稻要综合利用蜂蛙灯、性诱剂、生物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等绿色防控措施。各村要组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签订好飞防作业合同,全面实行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提高稻谷品质。五是全程机械化生产。双季稻轮作生产全程要全面推行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重点补齐机插、机防、机烘等为重点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短板,示范基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80%,比上年增2%以上。以上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都要有照片、合同或协议等资料作佐证资料。
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各村要积极引导和扶持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双季稻轮作试点示范工作,逐步提高粮油生产经营主体直接承担农业生产项目的能力。各示范基地要做到1个示范基地要培育1个以上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化服务组织、10个以上适度规模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
5、健全产业发展链条。鼓励龙头企业与生产经营主体联合办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以衡阳市翱翔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示范基地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完善"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延长增值链条,实现多方共赢。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由镇委副书记、镇长李俊军任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人大主席李军元任副组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耕地轮作试点推进落实工作组,负责推进全镇耕地轮作试点工作。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新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耕地轮作试点推进落实工作组,全面落实任务和要求,要层层压实责任,实行包村镇干部和农技人员分片包干负责,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2、强化资金投入。要科学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双季稻轮作试点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示范基地种子、集中育秧、有机肥、机插、促早熟、促谷粒饱满等关键短板方面。一是服务补助。对全镇3000亩双季稻轮作试点区采取政府购买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在晚稻齐穗期喷施一次壮籽肥(谷粒饱或磷酸二氢钾),按市场行情价。二是现金补助。对经验收组核定落实关键措施、达到目标产量、完成试点示范面积等核心任务的3000亩双季稻轮作试点按验收合格面积13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助。
3、加强指导服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耕地轮作试点技术指导专家组。在县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开展技术会商和技术指导服务,健全镇村两级科技推广网络。对示范基地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种植主体等进行技术培训,每季组织一场,做到示范基地所有种植主体技术培训全覆盖。实行技术人员驻点技术服务制度(每村不少于1人),推行网格化管理,采取印发"模式图"、"明白纸"、现场观摩、手机短信和微信互动等多种形式,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丘块。建立双季稻轮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4、强化宣传推介。全镇各示范基地要大力宣传双季稻轮作试点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加强与县主流媒体对接,县级融媒体要作跟踪报道。每个示范基地至少要报送2篇宣传材料,在人流集散地醒目位置要树立双季稻轮作试点示范标牌,全镇在双季稻轮作关键季节、生育时期,要组织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召开高标准示范样板现场观摩会议2次以上,充分发挥双季稻轮作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5、强化工作督导。有计划、分阶段搞好双季稻轮作试点的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双季稻轮作试点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完成高质高效创建的各项目标任务。
六、实施进度
2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3月:加强宣传发动,建设基础台账,组建创建队伍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组织开展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
4月:抓好早稻秧田管理,安排早稻插秧,部署涉农项目整合,安装示范展示标牌,开展一次现场观摩。
5-6月:抓好早稻田间管理,部署晚稻生产,搞好晚稻浸种育秧,开展一次集中观摩。
7月:搞好早稻测产验收,组织开展"双抢"。
8-9月:抓好晚稻田间管理,开展一次集中观摩。
10月:搞好晚稻测产验收,组织适时收割。
11月:做好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归档成册、示范实施总结、绩效评价、项目审计与经验提炼工作。
附件:2023年白地市镇双季稻轮作试点对各村考核记分表
附件: | |||
2023年白地市镇双季稻轮作试点对各村考核记分表 | |||
考核内容 | 项 目 | 底 分 | 记分方法 |
组织领导
| 宣传发动情况 | 3 | 及时传达县里会议精神并作专题研究的记1分,召开办点村,种植主体等相关人员会议的记2分,否则不记分。 |
措施制定情况 | 3 | 有严格责任包干考核办法的记1分,有创新工作举措的记2分,否则不记分。 | |
财政投入情况 | 4 | 将办点示范补贴足额发放到位的记2分,自行配套生产资金和安排工作经费的记2分,否则不记分。 | |
综合服务情况 | 3 | 建立规范、准确台帐的记1.5分,切实为示范基地解决实际困难、群众反响良好的记1.5分,否则不记分。 | |
面积落实
| 完成任务比例 | 30 | 在符合县里要求的办点地段范围内,100%完成办点面积任务的记30分,否则按比例记分。 |
集中连片程度 | 10 | 落实种植任务的田块不间断(不宜种植的除外),100%集中连片的记10分,否则按连片程度记分。 | |
办点质量
| 关键技术应用情况 | 20 | 全面落实双季稻轮作关键技术措施的记20分,否则酌情记分。 |
田间管理到位情况 | 4 | 各阶段的田间管理措施全部到位的记4分,否则酌情记分。 | |
示范片生长平衡情况 | 3 | 整个示范基地生长平衡、无明显差异的记3分,否则酌情记分。 | |
产量情况 | 10 | 平均产量达到目标产量的记10分,否则酌情记分。 | |
规模化种植 | 培育规模种植主体情况 | 10 | 示范基地培育新1个以上专业化服务组织,20个以上种植面积50-200亩的种植主体记满分,否则不计分。 |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