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省、市安委办关于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结合白鹤街道实际,特制定白鹤街道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全街道上下持续树牢安全红线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持续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力度、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为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实现"三坚决两确保"目标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环境。
二、活动时间
"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为6月。
三、主要内容
(一)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一是组织开展"一把手谈安全"活动。紧紧围绕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特别是安全红线重要论述,围绕"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题,开展宣讲活动、发表评论文章或心得体会,通过媒体集中宣传。二是开展警示教育。各企业结合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隐患大排查等,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说法"等活动,进行警示教育,确保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
(二)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集中推动安全宣传"五进"。一是积极组织线上科普活动。组织辖区(行业内)单位、企业积极参加应急管理部举办的"十大逃生演练科普视频"展播、"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线上"逃生演练训练营""自救福利大派送"等活动,扩大应急科普人群覆盖面。二是组织开展应急科普"八个一"宣传活动。教管中心组织学校师生共同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举办一次安全防范主题班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湖南应急志愿服务"微信小程序等方式,组织应急志愿者开展一次"敲门行动";应急办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各村社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各企业绘制一张以高风险岗位、工艺、部位、环节等为重点的逃生路线图,开展一次综合应急演练;在每个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一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宣讲会,致企业主要负责人一封信,企业负责人签订一份承诺书。三是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化宣传。各部门单位要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制作安全公益广告、微视频、微电影等安全公益视频作品,在楼宇电梯广告屏,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电子显示屏持续滚动播放;在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城市社区、文化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广泛张贴或悬挂安全标语、横幅、挂图等,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宣传部门组织主流媒体、新媒体以及"村村响"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发布防汛救灾、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等各类安全风险提示信息,加强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预警和宣传提示。
(三)聚焦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宣传活动。一是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践诺"活动(安全承诺内容附后)。持续宣贯《安全生产法》《湖南安全生产条例》,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职责。二是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宣传报道。紧扣全国、全省、全市、全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要求,组织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带头研究组织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带头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发挥管理团队和专家作用、带头对动火等危险作业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排查整治、带头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宣传部门要协调当地媒体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三是广泛开展"动火作业风险我知道"宣传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讲解、教育培训、标准示范、印制发放资料等形式指导督促企业从业人员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督促企业对电焊工等危险作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向从业人员发放岗位风险告知卡和安全操作卡。四是开展"外包外租大排查"活动。督促企业在宣传栏张贴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知识,开展外包外租典型违法案例专题警示教育,对外包外租项目开展一次大排查,坚决纠正或取缔违法违规外包外租项目。
(四)深化联动互动,大力推动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一是加强正面宣传。要联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宣传报道"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开展情况,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做法,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以及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好的成效等。二是加强问题曝光。发挥媒体监督作用,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和媒体记者,深入相关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采访,结合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等工作,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企业问题隐患的曝光力度。三是加强举报奖励。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畅通各类举报投诉渠道,加大举报奖励,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从业人员通过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微信小程序""安全生产曝光台""12350、12345、0734-8869036、0734-6273119"等,查找举报身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群防群治的氛围。
(五)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社会大众应急避险能力。一是组织开展有效管用的全员应急演练。结合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各行业领域应急演练。企业要根据本行业领域事故特点,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开展一次从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培训,让全体从业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熟知安全逃生出口(或避灾路线);各村社针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事故灾害开展逃生救援演练;各学校要针对学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地震逃生、防溺水等开展救援演练;家庭要针对燃气安全、电动车充电安全以及高楼火灾逃生等,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情景模拟、实战推演、逃生演练、自救互救等活动。二是常态化普及应急逃生知识。及时将各类演练活动制作成科普小视频,或者制作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逃生动漫、科普作品,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反复播放,提高社会大众应急安全意识以及自救互救能力。
(六)开展"五大活动",形成安全宣传浓厚氛围。一是举办"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6月初,祁东县举办2023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推动全县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各村社、各单位积极组织动员参与。二是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16日前后,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现场活动和网络直播,重点面向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及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安全知识和避险逃生技能等科普知识。三是开展2023年"最美应急人"评选活动。积极参与全县开展的2023年"最美应急人"评选、发布、演讲比赛,各村社组织人员积极报名参与。四是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每个季度要将省厅、市局制作的警示片提请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或党委(党组)会集中观看。开展"送片上企",分级组织本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在企业内部进行全员观看。紧盯各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隐患、突出问题以及典型事故事件案例,以案促改、以案为鉴。五是开展各具特色亮点专题活动。各专业安委会办公室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协调联动,结合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组织开展"敲门行动""应急志愿""送法上企""优秀安全课""安全知识抢答赛"等活动,营造安全生产月浓厚氛围。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村社要高度重视,将"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实施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明确分工、细化任务、精心落实,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形成强大声势。要充分发挥各单位、村社区宣传工具的作用,组织协调各行业媒体及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开设"安全生产月"活动专栏和专题,增加活动宣传版面、时段和频次,特别是要在"安全生产月"启动、"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形成阶段性宣传热潮,不断增强活动影响力、感染力。
(三)确保活动实效。要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与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推动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创新工作举措,因地制宜开展好宣传活动,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