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城连墟乡 >>计划规划

城连墟乡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暨十四五规划

来源:城连墟乡     发布时间:2020-12-17 16:39

2016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乡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十三五”期间全乡已流转土地总面积20169亩,坚持把特色种养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油茶面积共计7800亩 马蹄面积860亩,种植枣2200亩,黄桃种植1600亩,清江桥村、福油村、和平新村等村发展优质稻加油菜600亩、优质冰淇淋红薯780亩;打造和平新村、和谐村双季稻示范片300亩成立专业农业合作社共计27家。全乡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二、招商引资力推城镇化建设步伐。为取缔马路市场,加快我乡城镇化发展水平,投资近1300万元开发了龙家亭新区农贸市场和城连墟步行街,投入60多万元,在全乡龙家亭集市、城连墟集市等主干道路建成路灯80盏,在和平新村,胜福村等人口密集村建成路灯60盏,极大便利了群众生活。

、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关键指标,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乡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444761人,现已全部脱贫。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一)城乡居民医保:在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口、低保对象、贫困残疾人、边缘户等困难群众全部参保的基础上,参保金额达到408万元。

(二)社会救助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抓好民政各类救济救灾资金的发放,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我乡农村低保共288户504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人员211人,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29人,办理高龄老人补贴70人,残疾人两项补贴共计50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2万元。

(三“河长制”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乡大力打造“样板河”,着重清理河道淤塞,安排18万元动用挖机清理河道,确保岸绿水畅;投入2万元处理祁水河城连墟河段两条“僵尸船”;积极宣传,通过喷绘桥梁宣传标语、树立永久村规民约和河长公告牌、河长制宣传橱窗等方式加强全乡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实现“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工作目标,开创城连墟乡“河长制”工作新局面。安排9名民间河长充分发挥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监督员“五员”作用,我乡将持续推进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65万元,新建永隆村、和平新村、福油村、胜福村四个贫困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近400万元,完成永隆村十八弓片、茶元冲片自来水厂建设,解决了6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硬化村组道路7.5公里,确保25户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路;修建、整治沟渠5000多米,解决500亩口粮地的灌溉问题;投资20余万元进行山坪塘硬化、清淤。高质量完成车塘观至茶园冲路面扩宽任务,配合施工方完成s231线(凤歧坪至城连墟)公路建设,把城连墟打造成为连接祁东、祁阳、邵阳的交通要道完成100万元涉及3个村的小农水建设项目,高标准护砌骨干塘5口;以防汛抗旱为重点,完成“小农水”建设项目的实施,整修山坪塘6口,维修清淤渠道0.8千米,积极修复损毁水利设施。

(五)农村环境整治:投入8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购置了300个大型垃圾桶和一台多功能环卫车,建了96个垃圾池,用于城乡环境治理,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全村级环卫班子,建立长效机制。

(六)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

城连墟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已全部到位、乡便民服务大厅和村便民服务大厅均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电子政务外网已与9个所辖村连接。我乡今年新建龙家亭村、城连墟村级服务平台,改建和谐村村级服务平台,在10月8日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9个村已配备政务电脑、针式打印机、高拍仪,软件延伸部署联通测试已到位,组织信息服务专员学习了解业务流程和办理程序,能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为群众办理2个以上证件等具体业务。9个村按照《衡阳市村(社区)形象手册》《衡阳市村(社区)服务平台工作手册》的要求,统一制作悬挂标识标牌;按照“一厅四室一中心一超市”的要求进行基本功能布局;村干部在共享办公室或便民服务大厅坐班值班。

五、存在问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我乡位于祁东西部,衡邵干旱长,农业基础地位不牢,一产薄弱,二三规模不大,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工业民营经济总量偏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离乡村振兴存在差距,乡村综合治理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十四五”规划思路

一、以水稻产业为主导,进一步扩大特色种养规模,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我乡实际,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乡全力推进特色种养业的发展壮大。一是以水稻为主要产业,打造清江桥村“一乡一品”马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点、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点胜福村、龙家亭村黄桃园示范点。二是在此基础上努力扩大种植品种,如蔬菜、中药材、瓜果作物、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蛋鸡养殖等,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建成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将农业产业利润从基础农产品延伸到农产品深加工上。

二、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一是全力积极争取G356项目立项动工和通组公路项目建设。二真落实教育优化发展战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进城连墟中心小学扩建和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三是以防汛抗旱为重点,完成“小农水”建设项目的实施四是大力开展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

三、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1、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中心村照明、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已有中心村基础设施,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2、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灌溉沟渠等水利设施配套问题以及农田平整、田间道路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科技兴农,切实用好乡农技站、村农家书屋、技术下乡等措施,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科教力度,以科技促进农业发展。

3、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要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城连,和谐回乡”。

四、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