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经受考验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实现基本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创新实干,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一是三套班子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我镇上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层层召开动员会暨培训会,严格按程序与“两代表一委员”面对面谈心谈话,严把入口关。4月28日完成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出党代表124名(其中领导干部占54%,先进模范占42.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0.5%,其中妇女代表28名,占22.2%,充分体现了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11月21日完成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选出镇代表66名,其中农民代表51名,占77%;干部代表13名,占20%;知识分子代表2名,占3%;妇女代表19名,占29%;非共产党员代表22名,占33%;少数民族代表1名,占1.5%,文化层次、身份结构均符合相关要求),5名正式候选人全部满票当选。二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全镇1000余名党员,共26个党支部结合“七项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参与覆盖面达100%。同时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指导各支部扎实完成了四个阶段集中学习讨论、认真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圆满达到了预期目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全体党员意识进一步深化。
(二)扶贫攻坚深入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扶贫建档立卡2517户共9225人。今年来,我镇紧紧围绕贫困人口2017年整体脱贫这一目标,严把时间节点狠抓落实。一是扎实开展精准识贫。按照“一问二查五看八不准”的总要求,我镇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一进二访”活动,新识别贫困户63户206人,进一步澄清了底子,真正将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致贫的人员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是合力推进精准扶贫。对贫困对象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进一步开展“五个到村到户”,全年共组织党员干部240余人参与结对帮扶,确保帮扶全覆盖。针对全镇7个贫困村,实行市、县直单位派驻工作队驻村结对帮扶,效果明显。因地制宜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等多个方面实施精准帮扶,2016年兜底扶贫70户123人,享受“雨露计划”29人,易地扶贫搬迁20户71人,其中,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投入资金200万元,项目建设位于胡坪村,安置贫困户10户35人,目前工程正在抓紧推进,搬迁户年内可完成搬迁入住。三是有序实施精准脱贫。科学谋划,因人施策,合理制定脱贫计划,根据精准识贫的结果,2016年成功实现脱贫421户1595人,2个贫困村成功摘帽。
(三)产业发展全面铺开。我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枣业、油茶、大棚蔬菜、生态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一是大力实施“一镇一品”发展模式。特别是传统产业——枣业取得阶段性的成绩,通过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枣业种植,我镇以酥脆枣、冬枣、糖枣三大品种为代表的主体种植片区显现规模,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二是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大力提高。我镇倡导“科技兴农、技术强农”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枣业资源,与多个技术单位共同开办了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培训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群鑫枣业合作社积极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玖一玉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进行糖枣选育、苗木丰产栽培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通过认证,为枣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续保障。龙鹤生态农场打破传统,大胆创新,选育了彩色黄花菜,该品种采摘期长,产量高,集观赏、食用于一体,经济效益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为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三是逐步壮大特种种养殖业。蔬菜种植发展迅速,再得、彩云、义锋等三个蔬菜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产品热销省内外,深受市场青睐,产业辐射了胡坪、三角塘、腊元等村。牲猪、肉牛、黑山羊养殖蓬勃发展,胡坪村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已有养殖大户3户,年出栏量黑山羊达500余头,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小坪村鸵鸟、孔雀等特种动物养殖进展顺利,饲养前景广阔,经济价值巨大,是创业致富的新路子。四是积极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以永隆堂、白云庵、将军故里、龙兴寺等历史文化景点为支撑,打造龙鹤生态农场、群鑫枣业基地、龙兴酥脆枣基地、新堂坪“芙蓉凰”鸡养殖基地等一批特色种养殖基地,逐步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五是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病虫害预警机制,创建了以祖山、腊元、新江、新堂坪等村为重点的双季稻高产示范区,2016年完成双季稻种植面积1800余亩,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大力整治农田抛荒现象,确保粮食安全。
(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我镇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和争资跑项,成功推动和上马了一批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工程。一是老城区提质改造强力推进。做活土地文章,以地生财,利用土地出让收益预算投资1800万元,用于实施镇城区蒋太路、祁邵路等两条共计2.1公里的主干道提质改造,新修城镇道路1公里,新建桥梁1座,改扩建桥梁1座,城镇品位全面提升。二是政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共600万元,用于新建政府综合服务中心,2017年将面向社会和广大群众服务,有效改善干部职工办公住宿条件,同时提升了政务服务硬环境。三是土地整治成效显著。投资近600万元涉及蒋家桥居委会、三角塘、双元等3个村治理面积达2500余亩的坡耕梯项目全面完成,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四是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有序。投资960万余元的龙兴水库项目,正在进行水库库坝修筑;投资1400万余元位于新塘坪、腊元、莲花等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完成;整合国土整治项目资金200万元解决了原太乙、莲花、翻身等村21公里渠道的清淤护砌,结合农开办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5万元彻底解决了镇内江口水库中间渠清淤护砌,争取新江优质稻项目,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渠道16公里。争取小农水和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资金共230万元用于西湖冲、东冲、向家冲等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以及狮子山水库12公里右干渠清淤护砌、镇内杨家台水库6公里右干渠清淤,整合资金30余万元对全镇近50口骨干山塘进行清淤护砌,有效地解决了全镇农业灌溉用水难题。五是集镇整治“三合一”项目进展顺利。为了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我镇整合垃圾中转站项目,投入300万元新建一个集垃圾转运站、废品收购站、车辆维修站于一体的多功能配套处理场,目前垃圾转运站已完成主体工程,计划2017年投入使用。六是思乡大酒店项目建设来势良好。我镇积极与在外经商人士衔接,2015年引进了思乡大酒店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用于建设一座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酒店,建成后将为我镇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50%。七是交通建设项目锦上添花。我镇积极争取公路建设指标、资金,今年来共投入资金280余万元打通全镇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硬化公路总里程3.6公里,拓宽加固公路总里程4.6公里。投入96万元新建段桥堰和改建书香桥、莲花桥,目前已经开工建设,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同时,连接凤歧坪、蒋家桥、城连墟的S231线顺利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征地工作,房屋拆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八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城镇居住环境持续改善。我镇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生态、绿色、文明”的发展理念。一是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创建了祖山湾、新岭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全年投入100余万元,改善环卫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集镇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10余处,不断强化集镇交通秩序整治,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有效改善了集镇面貌;大力整治水域环境问题,在全镇所有骨干山塘、水库等水域全面实施禁止化肥养鱼,加强常态化的督促检查和宣传。二是狠抓美丽乡村建设。我镇将镇城区的绿化与道路提质改造同规划、同推进,城区绿化进一步加强;今年来,共整合各类资金80余万元用于通道绿化工作,分别在三角塘、新堂坪等村种植行道绿化树6000余棵,绿化里程共计14公里。完成荒山植树造林3000余亩,新增退耕还林600余亩,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严防森林火灾。为确保青山绿水不受损坏,今年我镇共投入30万元用于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扑火物资配备,组建了一支6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修建了共计20公里的防火道,充分发挥防火信息员的作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一名专门的防火信息员,畅通火灾报送渠道,严格落实巡防、应急制度,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全镇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火灾。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镇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一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升学率达到90%,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全镇本科学历以上教师121人,占所有教师62%,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狠抓教学管理,取得了突出成绩。全镇小学统考和中考成绩居全县先进行列,镇中心幼儿园成为全县示范性幼儿园;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用于改善教学条件,镇中心幼儿园、镇中心小学公租房、镇二中公租房、小坪中学综合楼等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征缴任务圆满完成,缴纳社保金200余万元;1300余人次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低保金30余万元;实现五保户供养60余人,发放救灾资金21万元,救济困难群众220人,发放残疾人补助70万元,涉及312人,救助困境儿童、孤儿55人,发放补助资金25万元;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以上,享受医疗补助上万人次,补助金额350余万元。大力改善敬老院硬件设施,投入60万元用于敬老院改造升级,为老人提供了舒适的养老环境。三是卫计工作扎实推进。坚持服务和执法并重,积极做好育龄妇女服务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全年共发放各类计生奖励款46万元,涉及470人次。社会抚养费征收做到依法按程序应征尽征,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全镇人口计生工作持续保持先进水平;投入200万元用于镇医院基础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医疗、医技水平逐渐提高,村级医疗事业发展势头显好,医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群众认可度高。四是社会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全镇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各村建立了专业的调解队伍和信息员,实行三调联动,全镇社会大局稳定。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做到信访积案及时化解,禁毒工作从挂牌单位进入全县先进行列,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民调工作持续向好。筑牢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底线,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扎实开展大检查、大排查活动,对于采石场、砖厂、交通运输、校车、烟花爆竹、地质灾害及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开展定期隐患排查整治。五是全面完成征兵和民兵训练任务。2016年超额完成县征兵领导小组下达的征兵任务,送训民兵11人次,向国家输送优质兵员20余名,组织民兵参加各类抢险救灾100余人次。六是国土城建工作扎实有效。我镇编制规划6平方公里,对镇城区建房实行严格的规划管理,加大对违章违规建筑执法力度,强化农村占耕地建房管理,严格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实行建补平衡,扎实开展地质灾害治理与防治工作,成功搬迁安置原井塘村地质灾害点12户35名群众。
(七)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力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共收回贷款近400万元,列入失信人员名单10余人,全镇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已进入决胜阶段。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我镇确权颁证工作于2015年10月底正式启动,目前已基本完成2万余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我镇秉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群众自愿”的原则,部分村实施土地确权颁证到组,适度提倡规模经营。四是卫生和计生合并工作进展顺利。新成立的卫计机构已挂牌成立,后续工作正在进一步对接。
2016年是颇有收获的一年,但在我镇经济社会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品牌较弱,辐射区域相对较小,群众脱贫致富渠道窄、难度大;重大项目支撑不足,集镇功能不完善,部分居民在生产、出行、就医、受教育等方面还存有一定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待加强;干部下沉基层深度不够,创先争优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少数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仍有发生,政风行风和廉政建设仍需加强等。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