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马杜桥乡>>计划规划

马杜桥乡2019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来源:马杜桥乡     发布时间:2019-05-22 16:34

马杜桥乡2019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9年以来,马杜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9年一季度,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0.5万元,同比增长11.35%;农业总产值76.84万元,同比增长10.5%,粮食生产在克服多种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稳中略增,粮食总产保持在1700吨;税务收入14.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24元,比2018年增长了10.5% 。现将今年来经济形势分析汇报如下:

一、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一)农业生产增长平稳。一季度,实现农业增加值27万元,同比增长3.3%。春耕生产正常开展,备耕物资准备充足。调查显示,全乡农资货源充足,共入库中稻杂交种子3000斤;农户化肥入户率81.5%,农膜和抛秧盘入户率90%。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一季度,全乡出栏肉猪6000头,同比增长5.8%;期末肉猪存栏10000头,与去年持平;能繁母猪1000头,同比增长3.7%。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3月末,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亿元,比年初增加800万元,增长6.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储蓄存款利率上调和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储蓄存款大幅上涨。全金融机构加大了对春耕生产的投放力度和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贷款总量增加。3月末,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00万元,比年初增加100万元,增长4%,增量创历史新高。本季末人民币存贷比例为20.8%,比去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平稳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契机,用活商会“老乡”资金。按照“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原则,充分发挥乡镇商会作用,积极召开马杜桥乡特色产业发展洽谈会。明确了由乡、村两级拟定发展规划,商会会员考察投资的基本思路。经多次洽谈协商,商会确定投资高峰茶场、豆腐产业、民俗民居、桃园基地、猕猴桃基地等9个项目,目前,已达成回乡投资意向的项目共9个,其中正在实施推进的项目有4个:湖南马杜桥食品有限公司、绿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民宿民居建设、茶叶生产振兴项目。全部项目落地预计投资超2亿元,将有力促进我乡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商会会员积极发挥建设家乡的主动性,介绍投资写生基地、修建寺庙两大项目,牵线搭桥华耀城做好马杜桥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了乡镇商会作用。

二、存在的困难和难题

(一)招商引资政策不明朗。县委县政府2018年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倾向于归阳工业园,对于乡镇商会投资项目无明确优惠政策,我乡商会落实的几大项目在土地审批、资金扶持等方面困难重重。“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措施无力。

(二)乡级财政极为困难。目前我乡机关、站所全部为集中办公,办公场地人员混杂,严重影响了正常办公秩序。乡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乡机关食堂建设等项目由于乡级财政困难一直未启动,公租房目前正在装修,但公租房内各类生活必需品无力购买。全乡工作人员办公、住宿、吃饭难题难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围绕精准扶贫富乡”,实施好“三动”助脱贫。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抓好“三动”:首先是典型户带动。要着力发展一批特色农业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效益,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其次是专业组织联动,建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其运作机制,把散户小生产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再次是服务驱动,着力搞好农业技术服务,要大力帮助各村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帮助农户厘清农业发展思路,通过深化驻村指导、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功能,提升农业服务质量,驱动特色农业发展。

(二)围绕“产业调整兴乡”,实施“三大生态战略”

1、大力发展生态种植。着力培育油茶、茶叶、猕猴桃、黄桃、红薯五大产业引进加工企业,建成优质生态油茶产业基地、优质生态茶叶产业基地、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优质红薯种植基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解决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谋、产业共建、成果共分、成效共赢的目标。2、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引进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一批规模较大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业,大幅度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空间,让农民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得到更多的实惠。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我乡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商会平台,加快推进商会9大项目签约落地,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带动效应的旅游度假民宿民居,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服务性产业,推动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户脱贫致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融入全乡生态旅游整体规划体系。

)加大措施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实施好“四大工程”、落实好“五项制度”,确保早稻播种面积增加1.5万亩任务的完成,把早稻抛荒面积降到最低程度。二是要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大对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狠抓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初加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抑制涉农物资的物价水平,解决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各种问题,防止农民增产不增收。四是要切实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力推商会项目落地。落实党政领导包项目的责任分工,将商会确定投资的项目明确到个人,实现责任到人。各项目实行每周跟踪进度,集中处理项目落地难题,确保商会项目有序高效推进。

)突出财源抓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紧对处于产业链高端、带动就业好和税收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落地。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引资、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传统工业的转型和产品升级。我市传统工业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为主,受能源和环境制约的问题日益突出。要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技改投入,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升级;通过节能降耗,推动企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升级;通过树立品牌意识,推动企业向科技型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