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双桥镇 >>法规文件

中共双桥镇委员会 双桥镇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21年全镇粮油生产工作的意见

来源:双桥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3-18 11:17

 

 

 


 

中共双桥镇委员会
双桥镇人民政府
于做好2021年全粮油生产工作的意见


 

为切实做好2021年全镇粮油生产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2021年全县粮油生产工作的意见》及相关粮油生产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全面完成全年粮油作物种植任务

    2021年全镇粮油生产总目标以水稻、红薯等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总播种面积要达到5.0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2.13万吨以上;以油菜为主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以上,油菜籽总产量0.21万吨以上

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进一步巩固传统双季稻区和粮食监测点双季稻面积,全力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坚决遏制传统双季稻区和粮食监测点“双改单”发展趋势2021年全双季早稻、 双季晚稻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67万亩、1.76万亩以上,哨甸粮食监测点双季稻种植面积比例较上年增加2%以上。

(二)扩大高档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在油菜籽生产重点保护区全力推广稻油水旱轮作试点,争取一季中稻收割后再种植一季双低油菜2021年全高档优质稻、油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0.97万亩、1.71万亩以上。

    (三)扩大一季中稻+再生稻种植面积。要积极引导种植主体将传统一季稻种植区转变成一季中稻 +再生稻种植区,实现“一种两收”,增加粮食总产量。2021年全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1.09万亩以上

(四)严禁稻田抛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做到全公路沿线、粮食监测点、爱国主义教基地、风景名胜区等可视范围内稻田最少种植一季农作物,无1丘抛荒田。各要彻底杜绝稻田抛荒新增面积,进一步消减现有稻田抛荒面积,要进一步逐户逐丘摸清底子,建立专门工作台账,找准抛荒原因,及早落实种植主体。要积极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将防止耕地荒纳入流转合同内容,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

(五)扩大旱粮种植面积。要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对农田基础设施较差、水源条件不好的稻田或旱地,要选用“红薯+油菜”或“玉米+油菜”等高效种植模式,适时改种红薯、玉米、油菜等作物;对严格管控区要引导种植主体种植安全的旱粮作物,改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2021年红薯、玉米等主要旱粮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

   (六)开展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行动。一是办好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要把优质双季稻基地办成技术集成的高地、示范展示的窗口。在丁塘村创办1个由镇党委书记高全贺星海联点的亩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基地核心区面积不低于200亩;基地全部优选“早专+晚优”种植模式,实行订单生产,一个基地一个品种,确保双季目标产量1000公斤以上。二是办好500亩“高档优质稻+双低油菜”基地。示范基地油菜种植品种必须是全省审定并主推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要求亩平油菜籽单产不低于125公斤,高档优质稻实行订单生产,一个基地一个品种。高档优质稻常规稻和高档优质稻杂交优质稻亩平单产分别不低于400公斤、500公斤。三是办好优质淀粉红薯和“牛筋薯地。在巩固传统红薯生产区域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全镇各稻田抛荒区域开发400亩订单淀粉红薯基地, 要求鲜薯亩平单产不低1500公斤。进一步推进双桥优质“牛筋薯”产业发展,建设400亩精细化绿色优质商品红薯原料基地,单个基地核心面积不低于50亩,鲜薯亩平单产不低于1000公斤。

(七)开展粮油生产科技水平提升行动。一是提升早稻集中育秧水平。以“一季稻插花”、稻田抛荒严重的为重点,以培育发展育插秧专业户(公司)、合作社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突破口,采取政府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小散户提供早稻机插秧、机抛秧育秧服务,实现由供种到供秧和育插秧一体化转变,促进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社会化,力争全2021年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积达到6700亩以上,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大田面积不低于5000亩,重点推广盘育机插秧或抛秧等,坚决淘汰大苗湿润育秧,以实现零事故、零纠纷和100%壮秧率为目标,加大育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升田间管理水平。在水稻生产上,不仅要全方位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晚稻安全齐穗等基本增产技术,更要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增产技术全面落实到位。在油菜生产上, 要按照良种、良法、良态配套的要求,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建立以品种为核心,集开沟作畦、轻简栽培、壮苗培育、适时早播、普施硼肥、田间培管、防治冷冻渍害、适时收获等为一体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三是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在双季稻区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行动,重点推广水稻机耕、机插、机抛、烘干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快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培养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拓展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在农业规模经营和先进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实现散户轻松种粮。

(八)开展粮油产业协同创新行动。各村组织种植主体对接企业,按照“一村一品”及“六个统一”(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种植时间规划、统一订单收购、 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模式发展粮油生产,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粮。

二、大力培育粮油生产新型主体

着力建设基础平台培育种植主体。要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种植主体创造平台,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整建制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村组集中,村组再将土地集体发包到新型种植主体手中。每个村新培育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1户以上。力争2021年全新型经营主体种植面积达1.3万亩以上。

    (二)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稳定经营主体。要积极依托“粮食贷”融资平台,着力解决新型主体开展生产过程中因资金筹集不足或资金利息较高等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大力开展农技服务行动,实行农技人员一对一上门开展技术服务,全力解决新型主体种植难题。要全面发挥农机补贴政策效能,对新型经营主体购买耕整机、插秧机、抛秧机、烘干机等农机设备按政策要求最大比例兑付农机具购买补贴,切实解决新型经营主体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和“晒粮难”问题。

    (三)着力释放利好政策催生托管主体。一是要把托管主体培育纳入重要日程。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提高种粮规模效益。二是要把托管主体补贴同等对待。农业托管组织、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要作为优先承办级优质粮油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主体,平等享受示范片补贴红利。三是要把托管主体地位逐步提升。根据当年分配的评先评优奖励名额多少,严格按照上级奖励标准,切实做到公平公正推荐。

三、落实奖补政策

(一)加大补贴发放工作力度。严格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全面落实“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补贴原则据实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稻谷价格补贴资金。全范围内种地农户均要及时向组里申报,同时接受县、、村、组每个环节工作核查,严禁弄虚作假。实行村组公示和举报奖励制度,经核实举报属实的,奖励举报者5元/亩

   加大粮油生产奖补力度。上级财政支持粮油生产发展资金全部专款专用。级财政全力保障粮油生产投入,资金补助重点为粮油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早稻集中育秧、稻田抛荒专项治理、冬种油菜生产、粮油苗情监测等关键环节。粮食生产面上补贴一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凡在计税面积内种植一季农作物的种植主体均按105元/亩的标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植双季稻的种植主体按175元/亩的标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二是稻谷价格补贴资金凡在计税面积内种植水稻的种植主体均按不低于30元/亩/季的标准发放稻谷价格补贴;三是种粮大户补贴对全范围内种植30亩以上水稻的种粮大户按不低于50元/亩的标准发放种粮大户补贴;四是集中育秧补贴对全范围内且在清明节(4月5日)前集中软盘育秧主体,均按大田面积6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粮油生产办点补贴:补助对象一律为新型规模种植经营托管主体,散户不予补贴。对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经验收合格后按不低于400元/亩的标准发放种植补贴;对高档优质稻+油菜基地经验收合格后按不低于400 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对优质淀粉红薯基地经验收合格后按20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对单个“牛筋薯”、秋玉米基地分别按 300元/亩、50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对全冬种油菜生产高质高效示范片经验收合格后按30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

    四、严格奖罚措施

(一)奖励办法。对完成全年抛荒整治任务的村,奖励村3000元,奖励包村镇干部1000元。 

(二)处罚办法。1、对抛荒清零任务没有完成的村,属国省干道、县、乡、村道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抛荒稻田,1亩以内按200元/丘进行处罚,1亩以上按200/亩进行处罚。建议处罚包村镇干部40元/亩(丘)、包组村干部150元/亩(丘)、组长10元/亩(丘)2、属非公路沿线的抛荒稻田每发现2亩连片以上的抛荒稻田,按150元/亩进行处罚。建议处罚包村镇干部20元/亩,包组村干部120元/亩,组长10元/亩。

、压实工作责任

    压实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成立镇党委书记高全指导员贺星海任组长,镇纪委书记何众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镇财政所、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油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粮油生产的组织协调、督查督办和考核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何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统一村组干部的思想出台过硬的工作措施,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督促相关责任人员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

    (二)压实服务责任。建立镇干部村和包大户,村干部包组和散户,组长全力配合的工作新机制,镇政府派技术服务小组到各开展农技服务,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开展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将关键增产技术、绿色生产技术普及到每个种植主体,确保生产有序推进。

(三)压实考核责任。对于耕地抛荒工作落实不力,集中连片抛荒2亩以上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对没有完成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等目标任务的和个人,要严格按照《祁东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衡政发〔2020〕1号)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对种粮补贴资金发放,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文件规定,做到精准发放,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对于粮油生产工作和抛荒整治不力的,由政府主要领导约谈主要负责人并通报批评。粮油生产工作纳入2021年对村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对受到通报批评或排在最后一名的实行“一票否决”受到否决的不得参与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先评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