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重大民生信息>>公益事业

祁东县:探索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新模式

来源:秘书股     发布时间:2022-10-25 16:35
祁东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也曾经是省级贫困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共有留守儿童56328人,占比58.76%。把这些留守儿童照顾好,让他们的父母在外安心务工,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快乐成才,从而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是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目标和重大责任。近年来,祁东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过程中,把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祁东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系列文件,通过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手段,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新模式。

自信得以建立根据《祁东县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全县各中小学校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设“兴趣课”,开展声乐、舞蹈、手风琴、古筝、吉他、葫芦丝、架子鼓、篮球、足球、游泳、绘画、象棋、书法、演讲等21个兴趣小组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兴趣小组。近年来,县教育局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在祁东县启航学校组建了留守儿童合唱团,开创了全省留守儿童合唱团先河,先后培训学生380人次,用音乐打开了孩子们的心门。为克服合唱团孩子们最初的自卑心理,专门安排心理专家开展鼓励式教育,让他们在音乐中慢慢建立起自信,从不敢开口到大胆放声歌唱,享受快乐,播种梦想。在专家的指导下,留守儿童合唱团既合声又合心,有效塑造了孩子们团结、协作、和谐的良好品格。
)让心灵得以呵护县教育局会同县妇联、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卫健局、县禁毒事务中心等单位,选派专业人员组建了祁东县“成长家园”公益讲座讲师团队和祁东县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团队,重点对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共深入全县59所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法治教育、生理健康教育133场次,受众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家庭,直接听课家长6000多人次、师生2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水平,提升了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关爱得以落细。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实现精准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组建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团队,设立了各类“助学基金会”,吸引大量爱心人士加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县教育局联合县妇联在全县范围内摸排了离异、单亲、残疾等特殊家庭学生底数,并分类归档,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和成长情况。同时,鼓励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和孩子们结对关爱。还利用家长视频、亲情连线等方式,加强情感沟通,调整关爱措施,推进家校共育。为了增加乡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量,县内各级团组织积极争取政策和社会力量支持,帮助全县112个偏远乡村小学建好了学校图书室,为600多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共募集图书10万余册,受益孩子达3万余人。此外,通过线上线下公益项目募集资金10万余元,资助了2908名留守儿童。
放眼祁东县,设施完备的现代校园、丰富多元的关爱形式、多才多艺的留守儿童,正成为乡村教育的新标识。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已成为全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响亮品牌,在这个品牌的辐射下,祁东县留守儿童才艺团队遍地开花,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孩子一样拥有出彩的机会。用艺术教育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成长成才的教育新路与多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思想相契合,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用艺术教育的方式给予留守儿童持久的关爱,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后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提升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这是一种最好的素质教育手段,该手段已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个可供效仿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新模式。(祁东县教育局宣传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