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走进祁东>>祁东概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县志办     发布时间:2018-05-21 11:09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五个祁东”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赶超加速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6.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2%。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91亿元,增长3.7%;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17亿元,增长6.2%;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9.09亿元,增长13.0%。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1.4%、26.8%、61.8%,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0.9、2.2、5.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657元,增长8.7%。

  全县三次产业比为25.1:33.9:41。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1、1.9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2.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96亿元,增长3.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5.71千公顷,增长0.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20千公顷,增长1.0%;油料种植面积31.64千公顷,下降0.1%;蔬菜种植面积26.82千公顷,增长3.5%。粮食总产量46.21万吨,下降1.5%;出栏肉猪123.31万头,下降2.4%;出栏牛1.16万头,增长1.8%;出栏羊30万头,下降0.3%;出笼家禽998.5万羽,下降0.02%;水产品产量5.39万吨,增长0.2%。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553个,增长25.1%;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31934人,增长13.2%。

  全年农村用电量33245万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34161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1.77亿元,增长12.8%;规模工业增加值65.01亿元,增长11.2%。在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长10.7%,重工业增长12.4%。规模工业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减少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1.4%。

  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9.86%,比上年下降1.1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5.7亿元,下降5.2%;利润22.25亿元,增长26.4%。

  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1.71亿元,下降3.7%;建筑业增加值3.89亿元,增长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62万平方米,下降30.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27万平方米,下降55.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56.15亿元,增长18.5%。其中,城镇和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50.25亿元,增长16.47%;国有投资61.42亿元,增长15.9%。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298个,增长35.58%。

  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3.15亿元,增长19%。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9.64亿元,下降3.2%;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8%;制造业投资60.43亿元,下降0.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9.91亿元,增长46.8%。

  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5.9亿元,增长1.05倍。商品房销售面积21.09万平方米,增长1.57倍。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73亿元,增长12.0%。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4.0%,日用品类增长19.3%,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增长7.2%,汽车类增长17.0%,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增长13.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6%。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服务价格指数上涨2.5%,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县进出口总额1897万美元,增长46.6%。全县引进内资项目67个,增长39.6%;实际到位内资32.14亿元,增长10.1%;新批外资项目10个,下降9%;实际利用外资13262万美元,增长19.4%。对外劳务输出424人,下降16.9%。

  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5.93亿元,增长3.6倍,接待游客260.1万人次,增长1.29倍。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公路货运量596.71万吨,增长6.1%;公路货运周转量60602.84万吨公里,增长6%。公路客运量1390.32万人,增长8%;公路客运周转量2748.12万人公里,增长10.7%。全县公路线路年末里程56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89公里。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4.27亿元,增长13.9%,其中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1.06亿元和3.21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3.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49万户,增长22.2%;移动电话用户52.8万户,增长21.6%;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6.69万户,增长3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财政总收入11.11亿元,增长10.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6亿元,增长4.39%。一般预算支出45.15亿元,增长8.43%;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为10.79亿元、8.69亿元和6.08亿元,分别增长22.42%、16.83%和3.0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0.98亿元,增长15.20%。其中,个人存款234.78亿元,增长12.38%;单位存款48.97亿元,增长20.1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7.76亿元,增长12.53%。其中,短期贷款为19.73亿元,下降10.72%;中长期贷款44.21亿元,增长7.94%。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40944万元;各项保费支出19840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县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4年。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71亿元,增长14.8%;2016年专利申请量为2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0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67件,当年专利申请增长率达3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增长达90%,争取国、省科技项目4个,共获无偿科技资金8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和23个文化站;全年新书上架14批次余册,电子图书2万余册,免费接待读者13万人次;免费图书外借8.2万人次,为乡村和学校捐赠图书2000余册。举办祁东黄花节,完成了沙井古建筑群第一期抢救性维修和石亭子镇贞节牌坊、文化艺人周策纵、周策横及管锄非的故居维修。祁东祁剧、草席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省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三官骨牌灯入选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被省非遗中心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南渔鼓’保护传承基地”。

  全县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8个,新建室外健身路径15条。共组织开展了全县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次,成功举办了“中国◎祁东”首届黄花菜节乒乓球,羽毛球大赛。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1.427平方米,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百分之四十二。积极备战省十三运会及市十一运会,组建了射击队,武术,拳击,跆拳道及田径队,现已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训练当中。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城市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6149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数为72109户,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为108258户。年末全县共有档案馆1个,馆内存档175760卷,已开放各类档案136082卷。

  全县乡镇村卫生室医疗机构326个,公办二级医院6个,公办一级和一般卫生院30个,民营医院6个,其中二级民营医院3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技人员4914个,执业医师(助理)1991个,执业护士1629个,床位4323张。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县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共计13个,完成总投资5.41亿元;污水处理总量1213万吨,处理率为9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新增燃气开户4500户,新增路灯210盏。乡镇(街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20万元以上项目41个,其中100万以上6个;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155套。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5.9%,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4712.96吨、1492.12吨、1730.12吨和2907.12吨,分别减少7.4%、39.4%、5.8%、9.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4718吨、782吨、1650吨和2156吨,分别减少0.67%、48.9%、0.6%和23.5%。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2人,下降13.5%。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72624人,性别比为112.8:100。全年出生人口11106人,出生率10.4‰;死亡人口3617人,死亡率3.4‰;人口自然增长率7.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3:100。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5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856元,其中食品支出4775元,居住支出3751元,医疗保健支出391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1987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4.4%。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7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83元,其中食品支出3118元、居住支出2642元、医疗保健支出529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1497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5%。

  全年城镇低保人数9302人,农村低保人数25428人,发放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258万元和6336万元。

  2016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3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参保人数15.5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5.64万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9.89万人;失业保险3.4万人;工伤保险6.8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1.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6.6万人;社保基金安全完整率和规范运作率达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