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财政资金 >>绩效管理

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2-06-17 11:33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责

1.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继续加强对新冠肺炎、非典、霍乱、人禽流感、伤寒、流脑、乙脑、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工作。掌握疫情动态,防止疫病流行。加强应急培训、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甲类传染病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

2.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措施,确保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5%以上,分苗分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夯实免疫规划工作基础。

3.全面落实消除麻疹工作措施,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4.依法依规开展公共卫生监测检验工作,认真落实省厅下达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生活饮用水监测任务。

5.严格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工作,做好职业健康检查监护工作,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认真开展公共场所、餐饮服务行业等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

6.继续抓好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结核病的项目管理,做好其他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督促指导落实碘盐监测、麻风病防治、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7.做好重性精神病及慢病管理工作。

8.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艾滋病、梅毒监测检验力度,对高危人群加大干预力度。

9.开展好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为全县禁毒工作作出贡献。

(二)机构设置情况

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工作的原则,中心设置十二个科室,即中心办公室、党建办、免疫规划科、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应急办)、慢病防治科、结防科、财务科、检验科、性艾科、卫生监测科、美沙酮门诊、健康教育科。

(三)人员编制情况

   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2021年12月,共有编制73名,实有人数85人,在职干部职工85人,退休人员45人。单位现有疫情防控及冷链运输车4台。

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一)2021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1年度收入总计1445.0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284.55万元,事业收入160.53万元。

2021年度本年支出合计1645.0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96.91万元、项目支出548.17万元(项目支出含年初预算安排的和县级二次分配的资金)。

(二)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合计1284.5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284.2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28万元。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合计1484.5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484.2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28万元。

(三)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分类情况

1、基本支出936.37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总额的63.08%其中(1)人员经费支出894.21万元,占60.24%,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障缴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商品服务支出42.16万元,占2.84%,主要用于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936.09万元各项构成及占比如下:人员经费支出894.21万元,占比95.53%;商品和服务支出41.88万元,占比4.48%。

   2、项目支出548.17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总额的36.93%。分别是(1)重大公共卫生专项(2100409)186.26万元,占比33.98%,其中:艾滋病防治项目支出82.4万元;结核病防治项目支出37.17万元;县级补助免疫规划项目42万元;慢病及重性精神病防治项目14.69万元;免疫规划项目(中央补助上年结转)10万元。(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100408)84.9万元,占比15.49%,其中:学校结核病筛查经费支出63.78万元;青少年近视眼防治2万元;职业病防治0.383万元;地方病防治13.74万元(上年结转);学校卫生5万元(上年结转)。(3)其他公共卫生服务(2100499)44.08万元,占比8.05%,其中:中央补助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10万元(上年结转);省级补助水质监测6.32万元(上年结转);省补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22万元;2020年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5.76万元。(4)中医药专项(2100601)5.56万元,占比1.02%,为中医药健康素养宣传项目支出5.56万元(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2100410)227.37万元,占比41.48%,其中:新冠肺炎防控补助经费27.37万元;紧急采购新冠疫苗200万元(此笔资金刚好2020年底到位后预付,入库支出在2021年)。

四)2021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分类情况 

2021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为4万元,与上年相比持平,具体支出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全年因公出国(境)团组共计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接待费支出0万元,其中: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支出0万元。2020年,国内公务接待共0个批次、0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支出4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保有量为4辆(含特种用车)。

三、财务及资金管理情况

  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参照上级法律法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等相关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中心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的管理原则。专项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进行,专项资金财政拨款到位后及时进行了项目开展和资金投入。我单位目前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按照项目支出涉及的经济科目规定,根据财务管理办法的相关制度执行。树立全局思维和底线思维,按照项目谋划提前,项目前期提前,项目调度提前,项目开工提前“四个提前”思路,统筹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免疫规划工作

1、建卡建证及免疫接种:按照上级要求,今年我们在狠抓建卡、建证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常规免疫的接种工作。2021年全县共完成免疫规划类疫苗接种情况详见下表

                            2021年1-12月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应种

实种

接种率

应种

实种

接种率

卡介苗

6495

6494

99.98





乙肝疫苗       

17886

17883

99.98





脊灰

16728

16725

99.98


9956

9955

99.99

百白破

15334

15329

99.96


5667

5866

99.98

白破二联





6787

6786

99.99

麻腮风疫苗

6210

6209

99.98


4802

4801

99.98

乙脑减毒

5632

5631

99.98


6477

6476

99.98

A群流脑

8950

8948

99.98





A+C群流脑





12239

12237

99.98

甲肝疫苗

6493

6492

99.98





2、免疫规划工作宣传和培训:为了大力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预防接种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提高群众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我县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单、黑板报、墙报、宣传车、咨询等多种形式,分别在4.25、7.28前后紧紧围绕“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积极预防 主动检测 规范治疗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的宣传主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在全县范围开展了预防接种系列宣传活动,据统计,二次活动中,全县各设立26处宣传点,悬挂宣传横幅26条,宣传栏26个,张贴“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积极预防 主动检测 规范治疗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宣传挂图共300余张,下发宣传单7000余张,《儿童预防接种知识》读本1500册,出动宣传车3台次,组织开展免疫规划知识讲座4场次,现场咨询群众4000余人次。通过一系列宣传形式,积极宣传免疫预防知识和国家相关扩免政策。

3. 接种证查验:在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的重视下,在各学校、幼儿园和乡镇街道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应查验托幼机构、学校401所(其中托幼机构206所,学校195所),实查验401所,查验率100%,新入托、入学儿童30016人,实查验29802人,查验率99.28%,其中持有接种证29528人,持证率99.08%,需补证274人,实补证274人,补证率100%,完成全程接种儿童25052人,全程接种率84.06%;全县应补种4750人,实补种4510,补种率94.95%。

传染病防控工作

1、手足口病防治。

截止12月9日止,全县共报告420例手足口病或疑似手足口病,无重症。为进一步做好了手足口防治工作,我们继续加强了全县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开展了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每月采集手足口病例咽拭子阳性标本送市疾病中心进行复检,全年共收集送检59份。加强了疫苗接种工作,向各学校、幼儿园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

2、以霍乱(2号病)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

在霍乱流行季节(5-10月份),我县开展了内外环境的检索,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均设置并开放了腹泻病门诊,全年全县共登记腹泻病人512例,开展病原学检索179例,病原检索率34.96%。阳性1例,阳性率0.2%。外环境监测共采集水样34份,水产品56份,其中甲鱼样36份,牛蛙样及其他共20份,均未检出霍乱孤菌。10月份我县发现一例霍乱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后,全县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疫情搜索,对密接人员12人进行了隔离,对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150人进行了预防性服药,开展环境应急监测采样80份均为阴性,开展了环境消毒5000余平方,水井预防性消毒4463口。因处置及时、得当疫情快速平息,未发生疫情扩散。

3、狂犬病防治。

狂犬病是我市重大传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因狂犬病而死亡的人数在全市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为了减少狂犬病在我县的发生,今年我县狂犬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了下列三项工作:①进一步加强狂犬病疫苗的管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为防止狂犬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②制定了狂犬病防制方案,在年初针对我县狂犬病流行情况,我县制定了年度防制方案,并根据省市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由县政府牵头,汇同药监、畜牧、公安、公商等部门共同制定了《狂犬病防制工作方案》。③加大了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狂犬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并在今年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及应急管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中,进行了宣传,使狂犬病防治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我县无狂犬病例。

4、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

针对H7N9人禽流感,我县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制定了《祁东县H7N9人禽流感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卫健局局长为组长的防治领导小组,储备了处理H7N9人禽流感疫情的相关物资,县疾控中心成立了应急处理机动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值班记录。1-3月连续3个月开展了应急监测,共采集环境标本45份,对阳性标本活禽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毒,消毒面积1200余平方,消毒后开展一次环境监测,采集标本15份检测结果为阴性。今年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5.登革热防控

为做好我县登革热防控工作,我们制订了《祁东县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并于今年5-10月在去年有登革热疫情的4个乡镇开展了伊蚊监测(布雷图指数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每月布雷图指数均少于5,无登革热风险,我县今年无登革热疫情,无输入性病例。

6、其他传染病疫情。全年共处置4起学校一般聚集性疫情,其中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散发疫情3起,1起疑似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复泻事件1起,每起疫情因报告及时、处置及时没有在校园扩散。

(三)卫生监测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按照省卫健委分配的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任务,已采集化学性污染物监测样品蔬菜样30份、稻谷20份、大米样40份。蔬菜样30份镉和铅均未超标;稻谷20份,其中2份样品镉含量超标;大米样40份镉和总砷均未超标。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样品餐饮食品(包括现制饮料和甜品)30份,所检项目菌落总数、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并将所有监测数据录入上报。目前,我县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医院29家,各医院报告工作有所加强,病例报告质量有所提升,任务完成率较好。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县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医院已报告食源性疾病743例,超额完成了省、市、县的任务。今年来,全县共发生疑似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8起,确定为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的8起,报告8起,其中毒蘑菇中毒事件7起,误食桐油中毒事件1起。总暴露人数34人,发病人数29人,住院人数28人,无死亡病例。对每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县卫健局都在第一时间组织疾控中心进行了调查和处置,及时救治了中毒病人,全力抢救了危重病人,及时上报了处置情况和疫情动态,有效控制了事态发展。

2、饮用水卫生监测

市政供水监测

市政供水样品33个(石门自来水厂因缺水,一季度采样时未供水),合格33个,合格率100%。每季度及时将监测结果在党政门户网进行了公示。

农村饮用水监测

按照省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第一、三季度对全县市政供水和农村饮用水进行了一次水质卫生检测,乡镇设置50个监测点。每个监测乡镇(含所辖村)设 2-4 个监测点,出厂水和末梢水各为1个监测点。共采集样品102份,合格97份,总合格率95.10%,第二、四季度对农村所有“千吨万人”大型水厂进行了水质卫生监测,共采集样品40个,检测合格38个,总合格率95.00%。每次监测后及时将监测情况向卫健局和水务局进行了报告。

学校自供水监测

2021年全年对全县 101所中小学校自建集中式供水进行了一次卫生调查和水质监测,采集水样101个,检测合格71个,合格率70.30%。 不合格水样中 微生物超限值的水样14个,理化指标超限值的水样 18个,微生物和理化指标都超限值的水样 3个,各指标不合格检出率依次为 13.86%,17.82 %和2.97%。。

3、职业病防治

尘肺病随访:对我县137名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通过入户面访、电话联系及走访相关知情人等方式开展随访工作,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县现存活职业性尘肺病患者121人,死亡10人,重复名单6人。在职 27人,参加工伤保险 21人,参保率77.78 % ,所有患者均未享受用人单位赔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29 人,参保率100% 。所有患者均参加大病保险,参保率100%。所有患者门诊医保均未报销。121名存活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中,有2人享受低保补助,补助标准分别是550元/月和520元/月。今年我县去省职防院和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农民工尘肺患者共41名,提前完成了上级分配的10名农民工尘肺患者救治救助任务。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情况:10月份与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共监测以采矿业为主的19家企业,并将监测结果录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同时指导各监测单位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申报,以上19家企业已全部完成职业危害因素申报,14家企业完成年度更新。本次调查的19家用人单位总职工904人,存在职业危害的员工 595人,其中接触粉尘危害232人,接触化学毒物128人,接触噪声408人,接触其他物理危害因素37人,劳务派遣5人,企业规模小型14个,微型4个;本次现场监测粉尘不合格单位6个,噪声不合格单位6个,粉尘和噪声均不合格单位2个。

职业病防治宣传:今年利用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大力开展了“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栏1块、悬挂宣传横幅1条、宣传展板2块,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50余人次

    4、食品药品行业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今年对食品药品、公共场所等从业人员开展了预防性健康体检,共体检9085人次,发放《健康证》8875个。

5、放射卫生监测

 1、基本情况:全县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和衡阳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祁东县汽车站开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调查具有放射诊疗设备机构22家,行包检测仪1家(衡阳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祁东县汽车站)共有屏片X射线摄影机3台,数字X射线摄影机(DR)18台,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5台,影像增强器透视机2台,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机(乳腺DR)1台,全景牙科机1台,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CT)9台,胃肠机1台,骨密度仪1台,碎石机1台,用于介入诊疗的大C型臂X射线机1台。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卫生机构共计20,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100人。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止,全县开展常规X射线诊断112021人次,开展CT诊断100285人次,其他2673人次,开展介入治疗778人次。

2、职业健康管理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都按要求在2年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2021年已体检92人。

佩戴个人剂量和个人剂量监测送检情况:有2家未配备个人剂量仪,全县佩戴个人剂量仪共计92人,2021年送检的92人。

3、各医疗机构放射性疾病防治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执行情况: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20家放射诊疗单位均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都按规定建立了放射卫生管理档案。所有放射诊疗单位按要求制订了放射卫生管理制度,有安全操作规程上墙外,都贴有放射辐射标识。有7家放射诊疗单位的个人防护用品未配备或配备不齐,其他放射诊疗单位配备的个人防护设备基本上能满足放射工作需要。

 6、学校卫生

2021年10月18日-1027日,由县卫健局、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了祁东县2021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仍然将楚源小学楚源幼儿园、喜羊羊才艺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洪桥第六小学、白地市镇第一小学等2所小学、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初中部)、白地市镇中学等2所初中、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高中部)1所高中,共7所学校作为监测学校根据抽样要求共对2150名幼儿园大班到高中阶段三年级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了调查,有效调查对象2150名。根据近视筛查标准,本次调查共检出近视935人,近视率为43.49%,男女生近视人数分别为477人和458人,男女生近视率分别为41.84%和45.35%。幼儿园6岁左右儿童近视率为5.88%,小学生近视率为24.97%,初中生近视率为65.26%,高中生近视率为83.90%。同时,对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进行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469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不良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未按要求每学期进行课桌椅高度个性化调整,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不够,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近距离用眼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或移动电子设备,检出视力不良学生佩戴眼镜不规范等。

性病、艾滋病防治及美沙酮维持治疗

截止到2021年底,祁东县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199例,其中AIDS802例,HIV 397例,死亡535例,现存活664例(其中羁押12人)。2021年全年新发现并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73例,其中HIV36例,AIDS37例;全年新发病人死亡16例。

2021年梅毒报告病例130例(按现住址),报告发病率 12.38/10万,较2020年(157例)下降了17.20%。其中Ⅰ期梅毒4例、Ⅱ期梅毒9例、、Ⅲ期梅毒0例、隐性梅毒117例,以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最多,占全部梅毒病例的90%。

2021年丙肝报告病例209例(按现住址),比2020年(报告病例240例)下降12.92%。

今年我们利用防治新冠疫情,“3.24世界结核病日,6.26禁毒日,7.28肝炎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日期,会同相关部门分别在街心公园、中心市场、体育文化公园开展了艾滋病知识宣传,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卡册资料50000份,安全套40000余只,咨询1000人次,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社会恐慌心理及公众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现象。在县城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了两个大型户外宣传电子屏,每天都滚动播放艾滋病防治有关的小视频。在鼎山公园人行漫步道设立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扩大宣传面,增强人群认知率。县内运营的12条公交线路和高铁站开展滚动式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咨询月活动”,倡导高危人群主动检测。加强学生的宣传教育,对县城的8所中学开展了板报、巡讲,发放宣传折页,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今年11月30日,我们会同多部门,在县体育文化公园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大型宣传活动,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吸引大量人群,得到群众一致认可。今年6月份我们针对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对步云桥镇、归阳镇、蒋家桥镇、太和堂镇、过水坪镇和洪桥街道,针对中老年人群进行宣传讲解,并发放宣传折页,并对共计2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强化了中老年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增强了中老年人群的防范意识。

自愿咨询检测:2021年全县VCT门诊对1023人次提供了检测前咨询服务,对其中1023人进行免费HIV抗体检测,发现初筛阳性19例,其中既往阳性1人,无身份证1人,未复核2人,送检15例,确认阳性14例,阴性1例。发现丙肝抗体阳性4例,梅毒抗体筛查阳性5例,均已转介。

看守所羁押人员检测:2021年共对县看守所中被监管人员开展HIV筛查968人次,筛查梅毒抗体阳性21人,丙肝抗体阳性117人次,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

扩大HIV筛查:全年共对251512人次开展了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筛查发现HIV快检阳性为217人次数,确证送检50人,确证阳性41人,阴性及不确定结果9人,HIV筛查人次数/总人口数比例为23.77%,完成了省市要求的20%的指标任务。

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

2021年我们对400名吸毒人员进行了监测,开展了艾滋病问卷调查和抽血检测工作,据统计,监测的样本来源主要是社区,共280份,占总样本量的70%;强制戒毒所抽血120人,占监测总数的30%。未发现新发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4人,占检测总数的1%,HCV抗体阳性58人,占检测总数的14.5%。男性363人,占90.75%,女性37人,占9.25%。

今年我县开展了全县部分公职人员的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未检出HIV抗体阳性和梅毒阳性者。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2021年新增治疗病人54人,全县存活在治病人共计628人,其中儿童13人,抗病毒治疗比例为94.7%,所有在治病人中共计死亡30人。

高危行为干预

1)暗娼:累计干预暗娼2232人次,发放安全套44300只,宣传资料8030份,HIV检测455人次,未发现阳性病人,月均干预覆盖率 71.54%。累计检测率 85.70%,完成了省市要求的 70%的指标任务。

2)吸毒人群:累计干预2949人次,发放安全套23400只,宣传资料9300份,HIV检测829人次,发现阳性0人,月均覆盖率61.44%。

3)美沙酮门诊:截至2021年底,累计入组365人,2021年度新入组0人,全年在治人数40人,日均服药人数22人,年保持率为90%以上。

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及抗病毒治疗促进

1)截至12月底我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有效随访管理2059人次,接受CD4检测的比例为98.19%;配偶及固定性伴检测比例为100%;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比例为100%均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家庭配偶传播率为0%;母婴传播率为0%。

2)2021年新发现病例中,共对66例新发感染者进行了转介促进,49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既往病例接受治疗5人。

3)截止2021年底,感染者/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为97.7%,治疗成功率94.7%。

关怀救助

积极推行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救助关怀和反歧视活动,进一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社会组织与疾控、治疗机构的服务衔接,促进其治疗,对于经济困难人群,帮助从民政、医保给与治疗补助,感染者及病人每年3000元/人,儿童感染者950元/月。

(五) 及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县卫生健康局领导及中心领导对慢性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视根据年初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积极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工作,要求全县各乡镇街道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开展对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一是各乡镇街道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安排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从事慢病防治,二是将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慢病防治经费一定用到实处,三是广电、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慢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2、化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完善各级慢病防控工作体系,我们不断加强了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各乡镇都安排了专人负责慢病管理,我们加强了业务培训工作 我县今年对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举办了一期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死因监测等慢性病防知识培训班,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对本辖区的村医开展了1次以上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慢病相关工作人员技能有新的进步,慢病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加强慢防控,健全防治体系,各乡镇、街道认真开展居民健康建档,同时实行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同时明确了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项目的各级职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负责培训指导乡镇卫生院业务工作,乡镇卫生院负责培训村医实施工作,将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县疾控中心今年全县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2督导,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首诊测血压制度,督促乡镇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及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截止12月8日全县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94375管理高血压患者49218人,规范管理46315人,规范管理率94.10%2型糖尿病患者13583人,规范管理13187,规范管理率97.08%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05219人,体检94287人,体检率89.61%,体检表完整68428份,体检表完整率72.57%

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慢病防治知识为让百姓了解慢病危害和预防措施,县卫生健康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广泛的、多种形式的防治宣传,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播放科普稿件、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慢病防治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充分利用3月3日爱耳日,4日16日肿瘤防治宣传周,5月30日世界戒烟日和6月10日爱眼日,9月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0月29“世界卒中日”和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等宣传活动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慢性病防治知识,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从而促进大众健康行为的形成。

5、扎实开展死因监测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死亡病例网报工作 ,不断加强死亡病例报告管理。一是建立死因监测工作QQ群和微信群,及时下达上级文件要求,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沟通与交流;二是及时审核基层上报的死亡卡,对报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整改;三是加大对基层上报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新接手的同仁予以重点培训,保证报卡的质量;四是定期统计报卡数量,每月20日左右电话督促基层单位做好上报工作,对于当月未完成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五是不定期开展督导和指导工作,对未完成任务和报卡质量较差的单位进行现场督导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截止202112月8日全县各医疗单位共报告死亡病例6397,按照户籍地址统计共报告死亡病例6695例,按现住址统计6523例。报告死亡率6.23‰,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度各医疗卫生卫生单位均报告了死亡卡。报告及时性99.44%,重卡率0.02%。全身份证填写完整率为99.86%,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为66.34%。

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截止2021年12月8日,全县累计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4591人,其中在管4571人,非在管人26人,失访79人,死亡460人,检出率4.80‰,管理率98.15%,规范管理率89.52%,服药率90.15%,规律服药率79.39%,均达到了目标要求。

()结核病防治及学校结核病筛查工作

1、病人的发现数:2021年11月底共登记活动性结核患者854例,其中初治涂阳397例,初治涂阴395例,结核性胸膜炎28例,复治涂阳27例,复治涂阴7例。涂阳率为49.65%。

2、追踪到位情况: 截止11月底,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1466例,重报357例,应追踪1109例,实际追踪1109例,追踪率100%,到位1105例,到位率为99.64%。

3、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2021年共登记密切接触者筛查722人,筛查无症状者722人,有症状者0 人,有症状者检查0人,发现非活动性肺结核病人0例。

4、病人治愈完成情况(上年度):2020年共登记并免费治疗结核病人907例,系统管理905人,治愈408例,完成疗程441例,结核死亡2人,非结核死亡23人,失败5人,转入耐多药治疗19人,诊断变更1人,丢失1人。

5、新病原学阳性耐药筛查情况

2021年应筛查308人,实际筛查290人,筛查率94.16。

6、高危人群耐药筛查情况

2021年应筛查21人,实际筛查21人,筛查率100%。

7、利福平耐药纳入治疗情况

2021年应纳入利福平耐药治疗5人,实际纳入治疗5,纳入率100%。

学校结核病防控情况

1、预警情况:2021年共处置肺结核病预警146起,排除90起,疑似事件数56起,经核实,本地学生和老师共24例。对本地24起学校疫情进行了规范处置,外地学生32人转给了当地疾控部门进行处置。

2、本县学校肺结核疫情处置情况

2021年我县内共发生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24例,波及17所学校。县疾控中心、县教育局体卫所及各相关学校密切配合,严格遵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要求对24起肺结核散发疫情进行了处置,累计隔离肺结核患者24人,进行密切接触者症状筛2046人次、有症状20人,PPD试验2044人次,PPD强阳性44人,胸部光片1451人,发现异常者3人,确诊肺结核3人。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和隔离了传染源,阻止肺结核在学校扩散蔓延,防控效果良好,相关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师生情绪稳定。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问题

1、工作有差距。一年来,在全县各级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疾病威胁仍十分严峻.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慢性病发病快速上升,群众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逐年增多。二是疾控事业发展方式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要求不相适应。

2、2021年度我单位较好地完成了经费收支管理工作,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部门整体支出的资金安排和使用上仍有不可预见性,在经费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上还有待加强。今后将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和措施,在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执行、决算中进行完善。

(二)建议

建议增加疾控编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足额纳入县财政预算。

六、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2021年,本中心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预算收支管理,全面梳理内部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使单位的资金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该支出的费用坚决不支出,车辆外出采取资源共享,有效地节省了单位成本,使我单位的业务支出和人员支出都能有效地、可持续地进行。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中心2021年度自评综合得分为92分。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和当年部门决算批复一同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公开。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卫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疾控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为促进我县疾控事业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目标表_43611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目标表


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