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规划计划

2023年民政工作情况汇报及2024年工作打算

来源: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3-11-30 15:37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驰而不息地深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改革创新,抓重点、补短板、促创新、惠民生,充分彰显了民政担当。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汇报

(一)全力打好民生保障仗。一是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预计至2023年12月,全县城市低保共保障2200户3400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600万元;全县农村低保共保障12700户23400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6900万元。二是切实提高救助水平。从今年元月开始,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65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20元/月。城市特困人员和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0140元/年,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6552元/年。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为全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三档,分别按155元/月、259元/月、517元/月安排照料护理费。三是今年7开始在我县全面社会救助“网上办”“掌上办”,大力建设“智慧民政”。截至2023年10月,社会救助“掌上办”服务累计受理群众申请564户,已办结544户,其中纳入社会救助保障369户。四是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开办的政务大厅办事窗口,切实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预计2023年全年累计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7390人次,发放救助金额750万元;特困供养对象 6000人,预计发放特困供养金4670万元。五是持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2023年1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80元/月/人。预计至2023年12月,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万次,发放补贴资金1368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3万人次,发放补贴资金751万元。六是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救助机制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主动告知机制,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救助机制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主动告知机制,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七是深化低保专项治理,今年8月在全县开展农村低保(农村低边)家庭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县农村低保(含低边家庭)以户为单位进行审核。10月9日至11日县民政局组织五个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管理处)的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督查,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精准核算收入信息、精准发放救助资金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二)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提质升级,落实公办敬老院“四个一批”要求,全力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消防提质升级工作,全县现有9所敬老院进行了消防设施改造,对余8所进行消防改造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推进玉合、洪桥、双桥、河洲、白地市、太和堂6个乡镇312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全县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化解养老领域安全风险。持续推进防范化解养老服务领域诈骗、涉嫌非法集资养老机构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县养老机构安联网建设,加强养老机构实时监管能力,构建养老机构保障体系。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努力创建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县。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村(居)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推动村(居)民议事协商、村(居)务公开常态化规范化,指导做好村民委员会调整工作。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出台《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具体措施》,10月底前基本完成了清理规范任务。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新发展社会组织8个,变更登记10个。加强综合监管,加大抽查力度,健全年检制度,强化信用信息管理。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6次,劝散非法社会组织2个,清理“僵尸型”社会组织8个,严格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医生小屋、阅读小屋、宝贝小屋、直播小屋”建设,助力全县乡村振兴。牵头完成了湖南省第五轮行政区域祁东县-衡阳县-衡南县界线联合检查,完善修正了《湖南省标准地名志》关于祁东县的编辑工作。

(四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保障272名孤儿、46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100元和1500元每人每月,预计全年发放资金788万元。定期召开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充分发挥未保领导协调机制作用,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对全县适龄未成年人资料进行摸底收集,详细掌握休学未成年人居家动态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责任到位。开展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与法同行·护卫童宁”“圆梦110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10余次,救助帮扶226人,发放资金28万。加强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活动,为未成年人构筑安全屏障。

(五)优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一是推进婚俗改革,积极开展“节俭办婚礼,文明新婚俗”宣传活动,弘扬简约适度、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开展“为爱服务520”婚姻登记志愿服务活动,并为新人举办颁证仪式,提升了新人的幸福感。预计2023年全年婚姻办理结婚登记3400对,离婚登记1300对,补领结婚证1100对,补领离婚证130对。二是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大力整治乱搭灵棚、燃放烟花炮竹、抛撒冥币纸钱、违规游丧等违规丧葬行为,全年共执法200余次,持续开展“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及活人墓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风石堰镇杉铺村七宝山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三是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做好街面巡查、落户安置、救助寻亲等工作。四是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今年筹集善款512万元,对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困难户开展专项救助,提升慈善救助能力。

二、下年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工作

加强对社会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退尽退。切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按时足额发放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的作用,切实织牢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助力乡村振兴。

(二)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发展

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居家智慧养老、养老机构智慧安防零突破,狠抓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提升养老人员生活幸福感,加快公办养老机构运营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全力推进“十四五”时期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为居家养老创造舒适的养老环境,力争2025年打造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县。

(三)进一步提升民政服务水平

重点从养老、儿童、残疾人、社会救助等五大领域,通过社区(村)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面向农村“三留守”人员、困境老人、重残人员等困难群体开展专开展了走访摸排、个案服务、特色活动等服务,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民政自身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意识形态工作。优化干部培养和使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挖掘选树优秀典型,增强民政干部队伍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归属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民政干部队伍。梳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切实将学深悟透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民政工作落实的强大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