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祁东分站8月20日讯(通讯员 何晓晓 周凯 忠诚)周新锋,57岁,祁东县中医医院院党总支委员、业务副院长,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衡阳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衡阳市卫健委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成员。1987年,他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大学学历,获医学学士学位,被分配到祁东县中医医院,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三十多年来,周新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功底深厚,专业技术精湛。他致力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治和研究,临床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并且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在中医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自创了许多药到病除、技到疾散的方剂和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他擅长于心脑血管病、中风病、胃肠病、肝胆病、肾病、各类结石病、风湿病、男性不育等病的诊断和治疗。他秉承“仁术济世、继承创新”的宗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协助院长参与医院管理。在主管医院业务管理同时,还天天坚持内科临床工作,是本院内学科带领人之一,为祁东县中医医院的业务发展,两个效益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每年诊治病人人次均在5000以上,其中因病致贫困难户近10000人次,深得病人的信任,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一直以来,不论患者是男女老幼,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名词--医疗对象。他对所有患者都一视同仁,视患者为自己的亲人。在每一次接诊时,他要认真询问患者病史,耐心回答患者各方面的疑问,进行细致的诊断后,将平时积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食疗或其他辅助治疗方法,耐心细致地告诉给患者。无论工作再忙,他也会将就诊程序等相关事项,通俗易懂地告知患者。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他更是无微不至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厌其烦地叮嘱应注意的各种医疗事项。尤其对于性格怪癖、脾气暴躁的患者,他一向保持谦让忍耐、苦口婆心的服务态度,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从病痛者的思维角度考虑,没有和患者发生过任何冲突。如今,他逐渐养成了一种高度敬业的良好习惯,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赞同。
在全县开展“三位一体”联村工作时,他自带费用,与联系点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常到联系点金桥镇胜利村为村民办实事,上门为村民义诊,慰问贫困户、困难户和五保户,自掏腰包发放慰问金共计1万多元。
河洲镇姑娘雷某梅,大龄未婚,精神抑郁,严重失眠,厌世。她经常来找周医师看病,在开出实用的药方之际,对她进行心理疏导。现在,她的病情慢慢的有所好转。由于她父母年迈,她又没有工作,好几次开了药方却没钱抓药。周新锋望着她消瘦的脸庞、黯然的目光,他于心不忍,好几次都为她支付了医药费。
金桥镇胜利村55岁患肺癌的周某石,因病致贫,在中医院住院,现癌细胞已广泛转移。他的老婆是贵州的,见他患癌,便丢下2个孩子离家出走了,女儿16岁,儿子12岁,见此情景,周新锋把身上仅有的1000元全掏给了他。这个55岁的汉子接过钱,哽咽着话都说不出来了……
一位来自永州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工患者陈先生,治愈出院后来信写道:“周院长,感谢您在诊疗病人时不分贫穷富贵、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远近疏亲,视我这个农民工病人如亲人……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当今社会,你以你全心全意的努力和付出,诠释了医患关系的真谛,改变了我以往对医生的‘看法’”
从普通医生,到医院科室主任,再到业务副院长,多少年来,周新锋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始终把患者的病情放在第一位。记不清多少次为困难患者交纳费用,忘记了多少次为病人排忧解难。在日常的工作中,他总是亲力亲为,多次在城西门诊、街心公园、观音桥、敬老院等地参与义诊活动,多次到最偏远的青山村、马头村、风石堰、白鹤铺等地,开展送医下乡健康扶贫活动,被誉为 “老百姓身边的好医生”。
周新锋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医技能,有10多篇学术论文、临床经验文稿发表在国家、省级医学刊物上。 1997年,他入选中国当代医药名人录,1998年,他被评为祁东县十大杰出青年,先后20多次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4次荣立三等功。2010年,他被湖南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一五湖南省中医药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他被评为祁东县十佳医务工作者。2019年,他为祁东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省级验收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今年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产生了很好的疗效,深受社会好评。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