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祁东动态 >>部门动态

我县有序推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工作

来源:县科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2-01-05 10:07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我县有序推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工作

 

建立赋“码”保护机制,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规范访企行为,让政策措施更具约束力,从而使企业减轻负担,排除不必要的干扰,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同时还能通过平台的惠企政策宣传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要实施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建立对企业和市场主体服务的“五赋”机制,即赋码保护、赋能升级、赋权办事、赋利共惠、赋魂明向。为推动赋“码”保护机制的加快实施,市委常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衡阳市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实施方案》,市委书记秦国文亲自部署,亲自主抓。并明确要求该项工作由市工信局牵头,市优化办、衡阳电信配合共同组织实施。10月26日,市政府召开赋“码”入企工作动员会,11月17日,全市产业推进大会宣布52家试点企业推行赋“码”入企保护机制。并要求2022年元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将全面推广实施。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遵循推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两个应用范围和三个原则即:这次我们推行赋“码”保护机制的范围比以往任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文件制度都要广。一是适用对象是全县各级各单位,不仅覆盖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而且囊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机关;二是适用范围包括所有访企公务活动,即除因工作需要不便提前告知企业、紧急突发事件需要等活动以外的调研参观、督查检查、监管执法。需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平台“全覆盖”,全县各级各单位开展访企公务活动必须使用赋码保护平台,必须依“码”入企。二是过程“全留痕”所有访企公务活动形成“访企预约、赋码入企、企业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整个流程实现平台系统可追溯、全留痕三是频次“全透明”,通过大数据分析统计,可全面掌握各级各单位访企公务活动情况,规范访企公务活动程序,严格控制监管执法频次。我县赋“码”入企、一“码”护商工作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加力推行

召开了动员会。11月15日,我县召开了祁东县赋“码”入企保护平台操作培训会议,县直党政群团机关72个单位、26个乡镇(街道、管理处)、36个归阳工业园区企业、10个中央、省、市、县国有工业企业的分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参加了培训会议,拉开了全县赋“码”入企,一“码”护商工作的序幕。

摸清了企业底数。由县科工信局牵头,县市场监督局和税务局配合,对全县市场主体进行了摸底,全县行政区域内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市场主体,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企业性质登记并办理了营业执照的企业有7500余个(个体工商户除外),依法领取营业执照进行税务登记和税务信息确认的有3200余个按照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属于规模以上企业322个,具体按行业类别划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个,资质等级建筑企业 32个批零贸易业企业67个、投资企业22个、重点服务业企业40个、住宿餐饮业企业30个。

《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根据衡发【2021】13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拟出了《祁东县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实施方案》;12月6日,县政府水源县长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祁东县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参会单位依照各自职责提出了很好的修正意见。12月24日,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审议并通过,并已报县委常委会,即将审定通过,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发文

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相关县委常委及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管理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科工信局。

“码”平台建设有序推进。10月26日,我县与衡阳市企业赋“码”平台系统进行了对接,组建了祁东县企业赋“码”平台,并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组织人员录入平台。截止目前,截止目前,已录入企业46家,其中,归阳工业园36个,国有企业10个,企业录入联络人105人;已录入机关单位98家,录入各单位公务人员306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