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林业局 >>财政信息

祁东县林业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6-15 09:22

祁东县林业局

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湖南省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湘财绩〔2020〕7号)祁财绩〔2022〕32号等文件精神,受祁东县财政局的委托,我们组成绩效评价组于202258日至5月16日期间对祁东县林业局(以下简称“林业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现场评价。

评价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和履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责

负责全县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县造林绿化、湿地保护、石漠化防治工作;承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监督管理的责任;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负责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承担推进林业改革,维护农民经营林业的合法权益的责任;制定全县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促进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承担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县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承担林业行政执法监管的责任,负责宣传贯彻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拟定全县林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科技和外事工作,指导全县林业队伍的建设;承办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

我局编制164个,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05人,其中财政拨款105人。具体为:局机关行政编制13个,其中领导职数5个,分别为:局长1名、副局长3名、林业总工程师1名;现有公务员11人;内设行政股室5个。

下设二级事业机构7个,定编111个,现有在职人员94人;其中副科级事业单位3个,股级事业单位4个。

下设三级机构国有苗圃1个;定编40个,现有在职人员17人。

祁东县林业局预算编制范围包括林业局本级、下属7个二级事业机构(林业行政执法大队、营林站、森保站、自然保护地中心、油茶事务中心、林产工业管理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下属三级事业单位1个(国有苗圃)因此纳入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有林业局本级、下属7个二级事业机构、下属三级事业单位1个。

(三)2021年单位工作任务或年度计划

2021年我县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祁东这条主线,以生态廊道建设和工程造林为龙头,以油茶和中药材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森林防火和资源保护为重点,大力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做到早动员,早部署,积极组织造林生产。

二、基本支出情况

(一)2021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1年度收入总计5417.954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417.954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2021年度本年支出合计5417.954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46.4634万元,项目支出3571.4906万元。

(二)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合计5417.954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417.9540万元。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合计5417.954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020.069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397.8847万元。

(三)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分类情况

1、基本支出1846.4634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总额的34.08%,其中:(1)工资福利支出1435.1546万元,包括基本工资510.86万元、津贴补贴279.52万元、奖金175.63万元、社会保障缴费188.46万元、绩效工资27.40万元、住房公积金87.98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65.3万元;(2)商品和服务支出387.9337万元,包括办公费15.03万元、印刷费19.27万元、咨询费0.81万元、手续费0.2万元、水费1万元、电费9万元、邮电费31.75万元、物业管理费0.9万元、差旅费15.76万元、维修(护)费1.28万元、会议费0.012万元、培训费1.69万元、公务接待费9万元、专用材料费30.88万元、劳务费1.44万元、委托业务费55万元、工会经费37.82万元、福利费40.74万元、其他交通费7.3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09.02万元。(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3.3750万元。

 2、项目支出3571.4906万元,占财政拨款支出总额的65.92%。其中:节能环保支出333.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97.8847万元,农林水支出2625.7309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148.4749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0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2万元。

(四)2021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分类情况

2021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为9万元,与上年决算数7.8759万元相比,增加1.1241万元,上升12%。具体支出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全年因公出国(境)团组共计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接待费支出9万元,其中: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支出9万元。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用等支出。2021年,公务用车购置数为0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三、财务及资金管理情况

本单位制定了年内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制订了财务内控制度,制订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实行政府财政会计核算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专项资金分类核算管理,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一) 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办法:《祁东县林业局财务管理制度》、《祁东县林业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祁东县林业局财务内控制度》、《祁东县林业局采购申报备案制度》等。一年来,所有资金监管人都各司其职,严格把关,按章办事;大多数资金使用人也循规蹈矩,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如实报账。总之,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各种财务行为,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 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1)加强了生态修复。以森林调优推进森林生态修复。今年来,全县已完成人工造林4.7万亩,其中:油茶新造林2.2万亩(其中抚育改造1.0万亩,品种改造0.4万亩,更新改造0.4万亩),其它造林1.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3.5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2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油茶低改1.8万亩。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均为合格。以湿地提质推进祁水流域修复。加快推进祁水小微湿地保护与建设试点项目,已做好前期规划设计;积极开展小微湿地试点项目建设,今年试点项目位于砖塘镇葵花园居民委员会下辖祁水河段和城连墟乡城连墟村、和谐村下辖祁水河段两块区域,规划总面积为109.3亩,通过小微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效拦截、吸纳和降解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自我维持功能,营建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以城乡添绿推进城乡生态修复。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县参加义务植树适龄公民36.7万人,完成义务植树230.45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29%,义务植树基地26今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规模大、植树多、参与人数多。

(2)加强了生态保护。严抓林地和自然保护地修复。对涉林违规采石、采砂、取土项目以及违规建别墅、公墓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有力遏制了林地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破坏行为,持续推进农村宅基地拆旧复垦,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任务全面完成。重抓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今年来,我县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湖南省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祁东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委托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作为试点技术支撑单位。优化整合前,祁东县域内共有2个自然保护地。类型都是自然公园,按级别分有国家级1个,省级1个,分别是湖南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祁东杳湖省级湿地公园。总批复面积4666.14hm²,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49%;落图面积为4698.34hm²,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51%。无交叉重叠情况。优化整合后,祁东县域内依然为2个自然公园,暂定名为“湖南四明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湖南祁东杳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按类别分有森林及湿地两种。自然公园调出地块总面积313.77hm²,自然公园整合优化调入面积604.26hm²。调入地块均位于现湖南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资源较好的区域,全部位于生态红线或公益林内。整合优化后,将新增保护地面积290.49hm²,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将达到4988.83hm²,占县域面积的2.67%,比原来提高了0.16%。主抓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火灾严防有力。据统计,全县今年没有发生一起一般以上森林火灾,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森林病虫害防治严控有效。认真开展了春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和枯死木清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我局制定了《祁东县林业局清理规范猎捕、繁育、经营利用野生动物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重拳出击,对全县各集贸市场、酒家、宾馆、饭店和非法猎捕、收购、出售、贩卖经营加工户进行了严格检查和清理整顿。圆满完成野生动物禁食退养处置工作。

(3)加强了生态惠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县油茶林总规模达到24.6万亩。去冬今春全县新造油茶2.2万亩,成活率达90%以上。低改1.8万亩(其中抚育改造1.0万亩,品种改造0.4万亩,更新改造0.4万亩)。切实抓好50亩的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在品种选择上,优先选择三华、湘林、衡东大桃等5个以上本土油茶品种,严格落实省林业局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要求,执行“四证一签”和“四定三清楚”原则,有效保障油茶种苗质量。研究和推广应用油茶生态化造林新模式,大力推广林药栽培模式,形成高质量高效益的绿色种植体系。2021年完成2个油茶加工小作坊建设;完成1个油茶果初加工与茶籽仓储交易中心建设。祁东县数字油茶试点县项目(一期)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建成“1体系+3中心+5系统”的整体架构,即1个标准体系:油茶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3个中心:大数据服务中心、交易中心、门户展示中心;5个应用系统:油茶资源管理系统,油茶种苗管理系统,油茶种植管理系统,油茶农资、农机、农技信息管理,油茶卫星遥感管理系统。同时还建成了全省唯一一个300亩油茶物联网应用种植示范基地以及全省唯一一个县级数字油茶大数据展示中心。为打造祁东茶油品牌,促进茶油销售,由县油茶协会牵头,将我县金阳福茶油、奇湘茶油、万福岭茶油、喷天香茶油、祁湘茶油等多家品牌整合成“祁东茶油”大品牌,并在展示馆中陈列销售,任由顾客选择消费体验。今年双桥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扬福”山茶油已成功进入“湖南茶油”公用品牌。积极向上级争取了油茶产业项目资金690万元,其中市级油茶产业发展首批资金16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3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400万元。

(4)持续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我县自2019年成功申报为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以来,中药材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来势较好。截止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5万亩,其中木本中药材3.8万亩,草本中药材2.7万亩。全县中药材品种已达 40 多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青蒿、金槐、大叶女贞、枳壳、玉竹、吴茱萸、白芨等,基本形成了传统品种与新品种兼有的多元化格局。通过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等发展模式,全县从事中药材种植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达 40多个,市级龙头企业有3家,即君儒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楚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佰珍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其中君儒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县唯一具有饮片生产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公司已发展中药材种植2万余亩,种植品种30多种,订单药农1万余户,年产中药材8千余吨,产值上亿元。  

(三) 产出效益情况

  保障本单位122名在职干部职工和108名退休人员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单位日常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预计完成人工造林亩数1.05万亩,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对林业行业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争取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0.3%,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并举,进一步推进优化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中药材等产业,激励科技创新意识,打响“祁东茶油”品牌知名度,构建林业产业扶贫模式,切实增加贫困林农收入。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预算控制率有待降低。除政策性因素以外,由于部分临时、紧急或突发的工作任务导致年中追加预算。

2. 资金压力大。单位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压力大的现状,重点落实政策尚需进一步的加强。

下一步改进措施及建议有:

1、细化预算编制,精益求精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内设机构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指标要求进行操作。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财务严格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3、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4、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祁东县林业局

2022年5月18日

 

2021年禁食野生动物转产转型财政奖励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祁东县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退出后,为了鼓励我县野生动物养殖户顺利转产转型, 按照省市要求,对顺利转产转型的养殖户进行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承担,按照4:3:3的比例进行。我县共有退养对象户32个,总计需奖励资金69.42万元,省市共承担48.59万元,县级财政承担20.83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帮助我县32个野生动物退养户成功转产转型,按照省市精神要求,对32个野生动物退养户按标准足额发放禁食野生动物转产转型奖励资金。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无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至2021年5月30日前已帮助我县32个野生动物退养户成功转产转型,至2021年6月30日前已按照省市精神要求,对32个野生动物退养户按标准足额发放禁食野生动物转产转型奖励资金,总计发放奖励资金69.42万元,打卡到位率100%。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1、退养户存栏补偿金额达到原实际市场价值70%以上,为各退养户下一阶段顺利转产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2、不出现因退养后得不到政策补偿而闹事、上访等现象。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对祁东县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退出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了解是否彻底退出养殖,了解退养户是否顺利转产转型,存在有哪些实际困难,并制定帮助解决的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至2021年5月30日前,调查了解我县32个野生动物退养户转产转型情况,2021年6月30日前,按照省市精神要求,争取省市资金48.59万元,整合县级资金20.83万元,总计资金69.42万元,按标准足额发放给32个野生动物退养户,保证打卡到位率100%。

分析评价

1、补偿资金到位率100%,无任何截留、挪用情况发生;

2、各退养户得到补偿后,利用这一资金着手转产转型再就业 ,经济效益明显;

3、没有出现因退养后得不到政策补偿而闹事、上访等现象,社会效益良好。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禁食陆生野生动物转产转型财政专项奖励资金全部到位。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禁食陆生野生动物转产转型财政专项奖励资金已拨付到养殖户,没有截留和挪用,养殖户利用这一资金着手转产转型再就业 。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绩效管理机制。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经局务会研究成立工作专班 ,以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计财负责人牵头组织计财及相关业务股室为成员的绩效自评工作小组 。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维护养殖户权益,实现我县差额补偿基金的效益最大化。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补偿资金到位率100%,无任何截留、挪用情况发生;

2、各退养户得到补偿后,利用这一资金着手转产转型再就业 ,经济效益明显;

3、没有出现因退养后得不到政策补偿而闹事、上访等现象,社会效益良好。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我县把森林培育与资源保护工作纳入到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一是实行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林业部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对森林营造与资源保护工作的齐抓共管。二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确定专人,全面负责森林培育与资源保护的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和协调指导工作,成立了森林培育与资源保护项目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全县森林培育与资源保护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为全县森林培育与资源保护建设项目工作全面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对补助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对管护措施不落实造成森林资源破坏,资金使用不合理违返财经纪律的严肃进行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