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行动部署,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流通效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服务民生方式,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制定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流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对于引导生产、促进流通、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以及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计划以“互联网+流通”为载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引导方面的职能,加大公共环境建设投入,夯实发展基础。以示范、培训、宣传为抓手,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推动传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就业增收新渠道,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主要目标是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实现流通方式的不断创新、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流通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在主要目标的基础上,还制定了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60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150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指导地方建设50个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等具体目标。
行动计划基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社会公众的关注重点以及现代流通业今后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6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打造工业品和生活用品下乡及农产品进城的便利渠道,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农村电商环境;二是鼓励电子商务进社区,创新和拓展服务型网络消费范围;三是支持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提升网络消费便利性;四是推广线上线下互动,激发消费潜力;五是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六是加快电子商务海外营销渠道建设,推动电商企业“走出去”。
为保证主要目标的实现和重点任务的落实,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基础和环境建设、示范引导推动创新、组织宣传培训、完善政策法规等。
(商务部网站)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