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委发〔2019〕19号
关于印发《白地市镇“禁毒2019两打两控”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禁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白地市镇“禁毒2019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白地市镇委员会
白地市镇人民政府
2019年4月18日
白地市镇“禁毒2019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有效遏制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维护我镇社会安全和大局稳定,根据国家、省市县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自2018年4月至12月底,在全镇范围组织开展以打击制毒犯罪、打击贩毒犯罪和管控制毒物品、管控高危吸毒人员为重点的“两打两控”专项行动。依据上级专项行动方案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的部署,积极适应国际国内毒品形势新变化,以全力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为主线,以创新完善“六全”中国特色毒品治理体系为动力,以整治突出毒品问题为重点,以开展“除冰肃毒”“净边”“清隐”等专项打击整治为载体,向制毒贩毒犯罪发起更加凌厉的攻势,对制毒物品、吸毒人员全面加大管控力度,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推动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取得明显成效,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努力实现“三个上升三个下降三个不发生”,即:打掉涉毒团伙数上升,制毒物品排查管控率上升,查处吸毒人数上升;外流制贩毒人数下降,重点易制毒化学品流失数量下降,脱管失控吸毒人数下降;不发生影响恶劣的吸毒人员肇事肇祸事件,不发生大规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不发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制贩毒案件。具体任务如下:
——严厉打击制毒犯罪。着力推进除冰肃毒,努力禁绝县内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的制造活动。强化严管严整严打,努力禁绝使用百升以上大型反应釜、容器、氢气钢瓶等制毒设备制造毒品或制毒物品的重大制毒活动。
——严厉打击贩毒犯罪。着力推进净边断流,摧毁走私贩毒团伙网络。会同流入地联合打击家族式外流贩毒团伙,深挖幕后黑恶势力;深化打击互联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实现网上网下联动打击。
——严格管制制毒物品。着力推进清理整顿,堵截易制毒化学品和制毒设备流失渠道。会同云南深入推进“净边”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减少制毒物品流失缅北地区。
——严格管控吸毒人员。着力推进“清隐”“清库”“清零”行动,消除吸毒人员肇事肇祸风险隐患。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打击制毒犯罪“除冰肃毒”行动。以打击制造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为重点,在全镇范围组织开展“除冰肃毒”行动,全环节管控重点人员,全方位排查重点部位,全要素追查原料来源,全链条摧毁制毒网络,坚决捣毁地下制毒窝点,坚决打掉制毒幕后组织者、出资人,坚决铲除县内合成毒品来源。
(二)开展堵截毒品和制毒物品双向走私“净边”行动。自4月1日至9月30日集中开展2019年“净边”专项行动,开展以堵截毒品入境和制毒物品出境为重点的“净边”行动。完善毒品查缉布局,加强陆路通道和车站查缉,堵截毒品内流渠道;严格排查管控,重点加强对前往云南货运车辆的查缉,有效减少制毒物品流失。
(三)开展打击新型毒品犯罪行动。适时视情开展打击芬太尼类物质、合成大麻等新型毒品犯罪专项行动,破获一批制造、贩卖和走私芬太尼类物质、合成大麻等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形成严管严控严打态势,推动建立防控、监管、查缉、打击长效机制。
(四)开展清理整顿制毒物品行动。以严控制毒物品流失为重点,组织公安、应急管理、药品监管、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统筹利用清查、监管、整治、打击等各种手段,全面清理整顿易制毒化学品经营秩序。深入排查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单位,大力整治化学品、医药和物流市场,坚决清理取缔非法经营的“黑窝点”“黑仓库”。加强重点品种专项督查,严密进出口化学品堵截核查,深化重点人员跟踪管控,推进网上信息巡查监控,强化制毒案件来源追溯,完善重点设备监管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活动。
(五)开展排查吸毒人员“清隐”行动。以清查隐性吸毒人员、戒毒复吸人员为重点,组织公安、卫生健康、民政、人社等部门和基层组织全面深入排查,准确摸清吸毒人员底数,最大限度发现“隐性”吸毒人员,客观掌握当地毒品滥用情况。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政策,鼓励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自愿接受戒毒治疗和康复指导服务。对戒断三年吸毒人员逐个精准核查评估,及时发现复吸情况,对吸毒成瘾人员依法进行处置。从严从细从实加强社会面吸毒人员管控,逐一落实分级分类管理措施,坚决消除肇事肇祸风险隐患。
四、工作措施
(一)严厉打击制毒犯罪(责任单位:白地市派出所)
1、夯实基层基础。派出所要协调有关部门将乡镇居民水电气基础数据接入公安大数据,实施科学监测预警(尤其是对偏僻村落、无工商登记的废弃农舍、校舍、养猪场、工厂、仓库进行异常用水用电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查控制毒犯罪。要认真梳理摸排本地及外流制毒贩毒犯罪重点人员,通过对有前科及关联人员的研判,摸排一批本地及外流毒枭级重点工作对象,建立和完善本地毒品犯罪重点人员库,实施重点关注、重点研判、重点管控。
2、排查管控重点对象。深入排查制毒重点关注对象,全面采集信息,认真落实分级预警、分类管控,及时掌握制毒情报,强化重大线索联控研判。充分调动社会参与,发动干部群众发现举报制毒案件线索。
3、开展全链条打击。抓好与相关制毒重点村的沟通协作配合,对制贩主要制毒物品、购销关键制毒原料、制造毒品或走私等主要环节开展联合经营,统一线索和案件的串并、扩线,及时、规范、完整地采集和固定相关证据,为整体起诉创造有力条件。
(二)严厉打击贩毒犯罪(责任单位:白地市派出所)
1.强化查缉堵截。白地市派出所要依托各类查缉站点,坚持集中行动与常态查缉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全天候重点查缉。乡镇快递站要强化“三个100%”制度落实,研究寄递渠道运毒规律,加强毒品标识宣传和员工培训,提高毒品查获率。
2.强化人员管控。加强外流贩毒高危人员双向管控,健全情报交流、侦查协作和捆绑作战机制,强化防范控制、清理劝返和查控移交,坚决摧毁家族式外流贩毒团伙网络,严厉打击指挥操纵外流贩毒特别是特殊群体贩毒的幕后组织者。
3.强化情报支撑。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情报研判、线索传递、落地查控,强化特情物建和管理,提高查缉准确性。加大毒品查缉技术和装备的配备使用,在重点查缉区域、线路上设立视频监控点、信息采集点,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行“网上作战”等缉毒侦查新模式。
4.强化侦查打击。加强对涉毒重点人员资金监测和调查,对重大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及其关系人的资产开展全面调查,依法认定涉毒资产,明确权属关系,全力追缴毒品违法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严厉打击为毒品犯罪转移、清洗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犯罪活动,切断毒品犯罪经济基础。
5.强化查缉网络布局。要大力推进公安综合检查站纳入毒品查缉范围,发挥运用好固定查缉站点和电子监测卡口,突出抓好常态巡查机制和人员设备保障,着力加强后台情报研判分析能力,努力实现精准查缉。
(三)严格管制制毒物品(责任单位:派出所、安监、食药监、交通)
1.强化日常监管落地。依托信息化手段,切实打好易制毒化学品企业排查、办证审查、报警核查、监督检查、办案顺查、破案倒查“六位一体”综合监管“组合拳”。安监、食药监、派出所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调联动,依法开展对新增列管的氯代麻黄碱、NPP、4-ANPP及溴素、1-苯基-1-丙酮不同类型企业摸底排查、注册入网和审批办证等管理工作。
2.强化重点督查核查。一是对本地重点品种和企业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对照醋酸酐、胡椒醛、麻黄素、麻黄草、邻氨基苯甲酸、农户自产香桂油、麦角新碱、溴代苯丙酮、苯基丙酮、胡椒基甲基酮、氰基苯丙酮、羟亚胺等品种,组织开展派出所、安监、食药监等部门的联合专项督查行动。
3.创新配套管理机制。一是应用信息平台加强宣传。公安、安监、食药监、商务、交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本单位管理信息平台作用,及时向管理企业发布禁毒举报奖励办法、制毒物品管制专项行动精神和要求。二是推行动态监管机制。应用“实名制”和系统升级功能,强化销售核验、购买运输核销、跨区域运输协查等措施,形成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闭环。三是开展“回头看”。部署落实“企业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制度”,推动企业查漏补缺、自查自纠。
4.强化打击整治。通过侦办制毒案件,深挖制毒物品来源,倒查向制毒团伙销售、运输制毒物品的不法分子;通过侦办非法生产、买卖制毒物品案件,追查化学品流失方向,发现和打掉制毒工厂。坚持查缉毒品与查缉制毒物品相结合,严防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流失境内。
(四)严密防范吸毒人员肇事肇祸(责任单位:派出所、安监、卫计、民政、财政、各村(社区))
1.推进吸毒人员摸底排查,强化人员信息交换。各村要组织禁毒专干、社区(村)禁毒专职工作人员、综治网格员、派出所、等基层组织力量,采取逐人线下走访、线上查找、综合分析等方法措施对辖区内现有吸毒人员情况全面清查,深入推进桂阳籍现有吸毒人员(除去戒断三年未复吸、死亡和出国出境吸毒人员)摸底排查工作,切实落实“三要一清”要求,即要掌握吸毒人员基本信息、要逐人见面排查、要核实吸毒人员管控状态、清楚了解吸毒人员当前动向。公安禁毒、监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要建立吸毒人员在所戒毒情况核查交换机制,加强沟通联系,强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所戒毒执行信息的维护工作。公安禁毒部门要与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吸毒人员登记工作信息定期交换机制,确保参与自愿戒毒、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信息及时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
2.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加强吸毒人员管控力度。各村(社区)要落实吸毒人员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管控责任,针对不同等级风险的吸毒人员逐人制定管控方案,建立管控工作小组,确定社区民警管控责任,明确社区医疗卫生医务人员、禁毒社会工作者、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网格员等工作分工。要持续抓好脱管失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清零”工作,认真细化脱失吸毒人员的不同类型、工作方向和重点,镇禁毒办、社区(村居)和派出所全力查找、依法处置本辖区脱失吸毒人员,切实加大对脱失吸毒人员的查处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地将脱失吸毒人员查找出来并纳入管控视线。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4月中旬)。成立领导小组,迅速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行动重点,全面启动专项行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9年4月下旬至6月)。加强摸底排查,梳理情报线索,侦破一批案件,抓获一批人员,整治一批突出问题,实现专项行动良好开局。
(三)集中攻坚阶段(2019年7月至9月)。集中开展“两打两控”夏季攻势,强化重大案件攻坚,深化管控收戒措施,全面掀起行动高潮,彻底消除国庆安保涉毒风险隐患。
(四)深化巩固阶段(2019年10月至11月)。进一步深化工作措施,整改问题短板,扩大打击战果,巩固管控成效,推动专项行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五)全面总结阶段(2019年12月)。总结行动成效,探索成功经验,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毒品治理能力,巩固良好发展态势。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坚持把开展专项行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各有关部门要成立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职责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量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报镇禁毒办考核督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统筹协调部署。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在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优势力量,运用一切手段,强化破案攻坚,严厉打击操纵、经营涉毒活动的黑恶势力,严厉打击毒黑交织的制贩毒团伙,深挖打击涉毒黑恶势力幕后的“保护伞”,推动禁毒系统扫黑除恶斗争取得突破。要把开展专项行动与示范乡镇创建和禁毒重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禁毒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毒品问题治理体系,深化禁毒综合治理,探索禁毒工作经验,打造禁毒示范典型,推进禁毒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
(三)密切协作配合。各村(社区)、各部门、派出所要从禁毒工作全局出发,主动开展工作,增强协作意识,形成工作合力。坚持打整体仗、联手仗,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强化情报线索传递,创新跨地区情报交流和侦查协作机制,积极开展区域间联合侦查、管控、打击行动,不断提高打击跨区域制贩毒犯罪活动的能力。
(四)广泛开展宣传。各部门要利用多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禁毒斗争。通过宣传单、宣传册、公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及时宣传报道专项行动战果,有力震慑毒品违法犯罪分子。完善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发动和鼓励群众举报吸毒人员、提供毒品案件线索,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禁毒、积极参与专项行动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检查督导。镇禁毒办成立督导检查组,深入各村组,加强指导推动,解决实际难题,确保措施落实。并结合重点整治、示范创建等工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