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凤歧坪乡乡情概况
凤歧坪乡因古代传说有凤凰在池塘中嬉戏而得名。全乡总面积39.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5390亩,水田面积5206亩,旱土面积5737亩。原辖13个村,2015年并村后现有6个村,1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21人。
凤歧坪是“边远之乡”。位于祁东县西北边陲,东接步云桥镇,南邻蒋家桥镇,西北与邵东县双凤乡、邵阳县郦家坪镇交界,有“一脚踏三县”之说。目前没有一条国家二级以上的公路,只有一条县道,且属于三县边缘地界,离本县县城75公里,离邵东县城55公里,邵阳县城45公里。
凤歧坪是“干旱之乡”。境内多属喀斯特地形,土地石漠化严重,地表蓄水能力不强,无大江大河流经,有小二型水库四座,水库和骨干塘病险严重,灌溉能力弱。山平塘大部分穿孔,无储水灌溉功能,干渠支渠基本损毁淤塞。平均气温为16℃,比其他乡镇低4℃左右,土地土层薄、土质差,加之气温偏低不宜发展双季稻。年平降水量为500mm,降雨多在4-6月,呈前涝后旱态势,是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区。
凤歧坪是“贫困之乡”。作为祁东县最为艰苦贫困山区乡,原13个老村都是省级贫困村。全乡共3300多户,贫困户达960余户,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0%左右,五保户148人,孤儿40人,单身汉271人,残疾人约360人,精神病患者和重症病人也较多。全乡土坯房比例在60%以上,且大多是危房。
凤歧坪是“百洞之乡”。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岗地为主,最高峰五家冲海拔660米,最低点张家冲海拔280米。地表怪石突兀,地下溶洞遍布,典型的卡斯特地貌让这里“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庞大的溶洞群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洞内钟乳、石柱、石笋、石钟乳琳琅满目,溶蚀形态千奇百怪,“宝莲洞”、“姻缘洞”、“狮子洞”等溶洞可谓“洞洞有天地”,令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并有多处涌泉,其中响水岩地下水流量居全县第二位,旅游潜力开发巨大。目前,正将溶洞景区与临近的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联合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凤歧坪是“药材之乡”。矿产资源有铁、银、铅、锌等,以石灰岩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药材、花生、红薯、西瓜、豆类等,养殖业有鸡、鸭、猪、羊等,所种西瓜以甜著称,板栗、山羊、肉牛、花生都以其优势而声名远播,传统手工加工的红薯干以纯天然软甜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此外,还具有种植丹皮、玉竹、金银花、桔梗等中药材的传统种植优势。乡内洪家岭所产丹皮因药性浓、品质高,自清代起便作为宫廷贡品,以“洪丹”命名录入中国医药大典。近年来,全乡以打造“药材之乡”为抓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先后建立了天狮金银花药材基地、凤歧坪百合种植合作社、韭菜坪金樱子基地等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金银花、丹皮、玉竹、桔梗、百合、白术、射干等中药材种植产业和药材深加工产业,旺盛时期生产面积达到2000余亩。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